商标平行进口合法化研究
本文选题:商标 切入点:平行进口 出处:《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国际贸易愈见频繁的背景之下,商标平行进口对我国知识产权研究、外贸政策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2013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相比2001年版的“入世”《商标法》,已作出较大幅度的修改,但新《商标法》对于商标平行进口问题仍然没有做出规定,这是此次《商标法》修改的遗留问题之一。各国不断降低关税使得国际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入,跨国贸易在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因而产生的商标平行进口问题日益凸显,而目前我国的商标法体系中不存在调整平行进口的任何规则,包括此次在《商标法》修改过程中也没有增加平行进口的意见。根据收集的文献资料看,目前各国虽然对平行进口的态度存在差异,但仍有共同之处,如不再对商标平行进口的合法性进行“一刀切”,而是根据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商标平行进口是否允许作出判断。因此,在构建我国商标平行进口的立法上也应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立法规则。为此,本文将对商标平行进口合法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梳理并建议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规则。本文核心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商标平行进口概述及其基本理论、我国商标平行进口合法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考察域外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制度及实践、我国商标平行进口合法化的立法建议。第一部分:商标平行进口概述及其基本理论。平行进口作为一种贸易方式,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海关政策、商标的品牌商专有权利、平行进口商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一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等。因此,该部分对商标平行进口现有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较为清晰地把握了商标平行进口问题研讨的深度和广度。主要阐述商标平行进口的概念、与著作权平行进口和专利权平行进口的区别和成因,以及与商标平行进口相关的争议理论。对商标平行进口采用不同的基本原则是一国贸易政策的体现,是对本国利益的深刻考量,因此将重点阐述与商标平行进口相关的争议原则。第二部分:我国商标平行进口合法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1999年出现的第一起商标平行进口案例,到现在随着网络及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近年来商标平行进口纠纷不断出现,而我国立法的缺失使得实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本部分将对我国商标平行进口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分析存在的现实困境、法律困境以及商标平行进口的积极意义来说明商标平行进口合法化的必要性。此外,该部分在商标平行进口合法化的可行性分析上,从理论上的可行性、法律上的可行性以及现实的可行性三方面阐述了商标平行进口合法化符合了《商标法》的立法目的,符合防止双重获利和商标权滥用,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有利于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我国民族商标品牌影响较小的现实情况。第三部分:考察域外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制度及实践。商标平行进口问题由于涉及到一国的多方面利益,因此在国际条约中未能达成具体的规则共识,而将问题留给各国自己规定。而随着国际贸易的频繁,贸易自由化虽是大势所趋,然而一国对商标平行进口的具体规定不同,且在实际个案中又产生新的规则,因此,有必要阐述各国对商标平行进口具体的规则和实践。而美国和欧盟是主要的国际贸易大国或地区,因此本部分将重点阐述。此外,也将阐述其他一些重要的贸易国家对商标平行进口的规定。第四部分:我国商标平行进口合法化的立法建议。该部分主要分析商标平行进口的立法原则、具体条文设计以及合法化的路径;在立法原则上,建议采取有条件的商标权国际权利用尽原则;在具体条文设计上,采取以“允许为主,以例外为辅”的立法态度,原则上允许,如果商标平行进口产品存在实质性差异、损害商标声誉、商标权人与经销商订有限制区域条款、其他不正当行为时则禁止商标的平行进口,并且将标签例外也允许进口;在合法化的路径上,可以采用《商标法》修正案的形式,或者最高院出台司法解释的形式,或者最高院出台《法院意见》的形式,或者在《电子商务法》草案中增加条款的形式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3.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敏;平行进口的法律性质分析[J];现代法学;2001年06期
2 王志刚;平行进口的竞争法律分析[J];当代法学;2002年03期
3 陈燕玲,曹春梅;商标平行进口法律问题探析[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4 王云武;归责原则与平行进口[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谭红,吴韶艳;商标平行进口“真品”例外简介[J];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06期
6 谭红,吴韶艳;从立法的角度看我国对商标平行进口规制的完善[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7 任燕;“平行进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李艳清,苗晋峰;对商标权利用尽和平行进口的再思考[J];北方经贸;2004年09期
9 李 清;论商标平行进口[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武嫒媛;;论对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直;;论知识产权中的“平行进口”[A];专利法研究(1996)[C];1996年
2 王东勇;;专利产品平行进口法律问题分析[A];加强专利代理行业建设、有效服务国家发展大局——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C];2013年
3 马秀山;;发展变化中的专利平行进口权[A];专利法研究(1995)[C];1995年
4 甘古力;宋建华;;权利用尽原则与平行进口[A];专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5 张冬;范桂荣;;评议我国专利药品平行进口的合理发展问题[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钟刚;;商标产品平行进口准与禁的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7 周琪;;专利平行进口的法经济学分析——兼评专利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新华;;试论默认许可制度在专利产品平行进口中的适用[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周晓唯;白芸;;国际贸易中版权平行进口的立法取向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邵珏茹;;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美中法律制度探究[A];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柱林;浅议商标平行进口的立法选择[N];中国工商报;2002年
2 ;英国:“平行进口”销售模式近况堪忧[N];中国汽车报;2003年
3 黄俊华;略论平行进口法律问题[N];江苏经济报;2005年
4 ;合理利用平行进口法案[N];健康报;2006年
5 万飞;商标平行进口与我国对应策略问题探讨[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6 夏凡;企业应如何在平行进口贸易中避免受害(一)[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7 夏凡;企业如何在平行进口贸易中避免受害(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陈剑玲邋博士;日本对于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N];国际商报;2008年
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陈剑玲;欧盟对于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N];国际商报;2008年
10 刘洋;平行进口车松绑售后也要跟上[N];北京商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董桂文;贸易自由化下的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祝宁波;平行进口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马乐;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严桂珍;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武兰芬;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经济分析与贸易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弈通;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权利穷竭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胡滨斌;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限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婷;商标平行进口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谢殿武;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平行进口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王博;商标商品平行进口问题的法律规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尚杰;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刘军君;论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的复合法律调整[D];兰州大学;2009年
6 葛新亮;我国商标平行进口立法对策例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陈雷;论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回晓蕊;商标平行进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李娟;论平行进口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10 赵阳;商标商品平行进口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595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59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