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教学的若干建议.doc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本文关键词:医事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教学的若干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sanshengyuanting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医事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教学的若干建议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医事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教学的若干建议吴秀云1(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合肥 230032)摘要: 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医事法学专业作为一个不同于传统法学专业的新兴专业,其在知识产权法的教学上有其自身特点。文章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对医事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教学加以探讨并提了若干建议。关键词:医事法学;知识产权法;建议医事法学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是在传统的法学教育不能适应我国卫生事业法制化需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社会急需要具有医学和法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医事法学专业就是利用医学院校医学教育方面的优势,培养出既具有医学知识,又具有法学知识的复合型医事法律人才。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的知识产权法教学工作,被提到实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高度。因此医事法学专业的知识产权法教学工作既有战略上的重要性,又有实践上的重要意义,所以有必要对此加以探讨。一、明确知识产权法教学的重要战略意义为了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于 2008 年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其中规定:“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1]是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和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重要战略措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既懂相关专业知识又熟悉知识产权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我国目前严重缺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仅有的知识产权人才中绝大多数都是具有理工科背景的,而具有医药卫生专业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则更是凤毛麟角。医事法学专业的设置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医事法学专业是一门将医学和法学交叉和融合的新兴学科,以医事法律法规的产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培养兼具医学知识与法学素养的专门人才。它在成立之际,就将医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及相应技能,注重法、医结合,能够在司法机关、卫生行政机关、医疗机构、社会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律人才”。[2]也就是既懂医又懂法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20100344);安徽医科大学校级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ZY2008001)。作者简介:吴秀云(1979—),女,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医事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和特色就是把医学和法学课程紧密结合,在法学课程中主要学习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的 14 门核心主干课程,其中就包括知识产权法;医学课程则是主要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所以医事法专业在教学中要确立知识产权法的重要地位,重视知识产权法的教学工作。这样就可以借助医事法学专业的学科优势,培养出了解和熟悉医药知识产权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一)案例教学法的适当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由于知识产权法教学内容丰富、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讲授的深浅度不易把握,若只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的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调动其积极性,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以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案例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过程引导和适时互动,既让学生充满了好奇感,又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强烈印象,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3]案例教学是国外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尤其是美国哈佛大学积累了 5 万个以上的案例,规定每个本科生必须掌握 200 个以上的案例。[4]当然这与他们是采取判例法的国家不无关系。但这也正说明了案例教学的巨大作用和魅力。如果同样要求我们的每位本科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案例,那么对于他们熟练而深刻的掌握这门课肯定大有裨益。鉴于医事法学专业不同于一般的法学专业,所以在选取案例的时候要有针对性,除了知识产权法的典型案例外,还需要精选出一些涉及医学的知识产权案例重点讲授,做到真正的医法融合。只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够符合医事法学专业的特色,达到医事法专业的培养目标。考虑到知识产权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地位和作用,因此尽量选取一些切合时代脉搏,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案例,比如每年最高人民法院和各地地方人民法院都会评出当年的十大知识产权案件,这些案件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典型性;另外每年的 4.26 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后,报纸、电视等媒体也会刊登和播出一些典型案例。这些都可以作为医事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教学的案例来源。通过案例教学,能够丰富和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对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对知识产权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二)双师多向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所谓“双师多向互动式教学法”,是为培养大学生特别是法科学生的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创设的,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和创新。双师教学的具体教学程序或方法如下:1、两位教师组合,相互熟悉教学风格,做好备课、教学等方面的协调工作,以及同堂授课的相关准备。2、教师在授课前提前一周将下一次的主讲内容提纲发给学生阅读,学生熟悉相关知识,以书面方式提出问题,并讲出提问的理由。3、在一个教学时间阶段(一般为 2 课时),一位教师对某一个专题主讲一个学时,另一位教师围绕主讲教师讲授的内容有针对地点评,时间约半小时,其间有不同观点的交锋、切磋和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等。4、学生提出问题,两位教师同堂做出回应,师生互相交流。这种双师多向互动式教学,通过在课堂讲授中两位老师之间的观点交锋和学生的自由提问,以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辨能力和研究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目的。知识权法相对产于其他法学部门法而言,有其独特性。首先,知识产权法学科具有复杂性。其调整对象广泛,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业秘密权等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知识产权的调整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如数据库、商业方法等已成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可见知识产权法学科具有复杂性并呈多元化趋势。其次,知识产权法学科具有跨学科性。要想深入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法,必须要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作背景。例如,为了判断某项专利是否侵权,就必须对工科(电子、机械、化学)知识相当熟悉,否则连最基本的专利授权书都看不懂。所以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之一就要求必须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正是由于知识产权法不同于其他法学基本课程的上述特点,如果单纯是法学专业老师授课,学生就很难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那么采用“双师互动时教学法”就很有必要。可以根据课程议题的不同,“双师”安排为一名法学专业教师,一名为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学科的教师。医事法学专业由于医学背景的专业限制,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多不具备开设条件。因此,目前大多是医学院校开设这个专业。考虑到医科大学的教师资源,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学科,包括管理、物理、化学、计算机、医学等。特别是在谈到药品专利时,就需要药学相关的老师同台讲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效果明显改善。三、实践教学形式的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医事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教学的若干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6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66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