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中专利许可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2 20:02

  本文选题:技术标准 切入点:专利许可过程 出处:《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论文依托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技术创新、专利、标准的协同转化研究(2014AGL003)”完成,旨在对基于标准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中的专利许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与研究。在全球金融风暴、经济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市场之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产品、技术、服务之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将目标投向技术标准之争。当今国际竞争的成败已经不再仅仅取决于工业时代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有形资本,还在于是否把握了技术标准的制定权与修订权。“产品未动、标准先行”已经演变成为国际竞争中的通用游戏规则。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效益的表现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生产规模的扩大与产品质量的提升,而是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在强调产权意识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标准与专利之间的传统界限被打破,强调公有性的技术标准与强调私有权的专利在管理、投资、国际贸易、市场等诸多领域迅速实现融合。越来越多的企业,甚至国家政府都纷纷致力于将专利标准化提升到战略层面,推动专利与技术标准的融合,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并积极构建技术标准型专利壁垒,达到标准垄断化的目的。伴随着技术标准与专利的不断融合,技术标准中的专利许可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和突出。本文采用多种学科理论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对策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尝试从新的研究视角,即以技术标准生命周期为切入点,基于动态研究的视角,在国内外大量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专利与技术标准的结合出发,分析、探讨与研究基于标准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中专利许可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描述现有理论基础,涉及到技术标准的定义、分类与性质,专利的内涵与法律属性,以及技术标准生命周期等。其次,界定技术标准中专利许可的性质与内涵,指出技术标准中的专利许可带有部分公有的性质,需要遵循FRAND许可原则,可能面临更多的强制许可,具有技术组合优势等,同时对涉及专利技术的标准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专利许可过程做出一般性描述,即“生产——遭遇壁垒——谈判——和解——谈判——和解——结束”,并以双方当事人达成专利许可协议和专利权有效期满或被宣告无效两个节点为界,将这一专利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事前的侵权谈判阶段、事中的许可生产阶段和摩擦谈判阶段、事后的许可结束阶段,以及特殊阶段等,并利用国内外经典案例对这四个阶段分别进行了阐述与说明。再次,基于动态研究的视角,结合技术标准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从技术层面、市场层面、机构层面、专利权人角度、标准使用者角度等分析与研究随着技术标准生命周期的演化,即技术标准从萌芽期,到成长期,再到成熟期,最后到衰退期的推进过程中表现出的专利许可问题及其突出程度。其中,在专利技术标准萌芽阶段、锁定点之前的成长阶段,以及衰退阶段,标准使用者拥有选择优势,具备较强的谈判能力,而专利权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积累用户安装基数,不得不放宽许可条件,以谋求生产企业的支持,此时技术标准中的专利许可问题较少。而在专利技术标准锁定点之后的成长阶段,专利技术标准的用户安装基数达到临界点成爆炸式增长,迅速上升成为市场标准,在成熟阶段,专利技术标准的用户安装基数的增长速度放慢,但是仍然保持持续增长。在专利技术标准锁定点之后的成长阶段,以及成熟阶段,专利权人拥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机构扶持优势等,他们利用所持专利搭乘技术标准的便车滥用专利权,从而导致技术标准中的专利许可问题突出且显著,具体表现为:专利“挟持”问题、专利“锁定”问题、许可价格问题、附加条件问题和拒绝许可问题等。最后,基于技术标准与专利融合后表现出的一系列技术标准中的专利许可问题,指出企业在专利技术标准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标准化组织应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完善其中介服务、协调与协助、自律管理等职能,对政府规制进行补充和部分替代;政府可以通过“有形的手”规制技术标准中的专利权滥用行为,以减轻技术标准中的专利许可问题。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standard and technology standard , it is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and outstanding that the traditional limit between technology standard and patent is not limited to product , technology , capital and so on . To define the natur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patent license in the technical standard , point out that the patent license in the technical standard is of some public nature , it is necessary to abide by the FRAND permission principle , may face more compulsory license , possess technical combination advantage , etc . , and make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patent licensing process related to the patent technology standard product production and sale , namely , " Production _ encounter barrier _ negotiation _ reconciliation _ negotiation _ reconciliation _ end The patent licensing problems in the patent technology standard are as follows : patent " holding " , patent " locking " , licensing price , added condition and refusal permission . Finally , the patent licensing problem in the technical standard is based on the technical standard and patent fusion .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nterprise needs different coping strategi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patent technology standard life cycle ; the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its bridge function , perfect its intermediary service , coordinate and assist , self - discipline management and other functions , supplement and partially replace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 and the government can regulate the abuse of patent rights in the technical standard through the " tangible hand " to alleviate the patent licensing problem in the technical standard .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娜;企业应成为技术标准研发工作的主体[J];上海标准化;2003年10期

2 方留,赵金华;我国对外贸易中技术标准的建设与创新论析[J];财贸研究;2003年03期

3 允春喜;世界技术标准发展的走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年12期

4 杨赛;市场经济下技术标准与企业和企业协会的关系[J];科技成果纵横;2004年06期

5 傅隆政;南宁: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紧密结合[J];科技成果纵横;2004年06期

6 黄吉瑾,张心全;知识经济下技术标准[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04年04期

7 文蔚;;“报业技术标准与开放推广联盟”成立 开放平台是主旨[J];每周电脑报;2004年06期

8 杨元庆;;中国企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J];经营者;2005年03期

9 汤惠工;技术标准的市场化[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年02期

10 王九云,白莽,王晓红;技术标准的国际发展趋势与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松梅;;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标准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手段[A];2005年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5年

2 蒋正华;;技术标准与国家经济安全[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年

3 李新友;;企业技术标准管理工作探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4 丁列宾;;试论技术标准的作用[A];湖北省标准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4年

5 黄敬;;技术标准的管理与运行[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6 王季云;赵文慧;;浅议技术标准的价值实现[A];2005年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5年

7 张平;马骁;;技术标准与专利许可策略[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吴伟;李兆友;;技术标准对企业新产品研发的影响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滕蕾;夏颖;;技术标准类文件在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专利“三性”的影响[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10 张平;马骁;;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A];专利法研究(2002)[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晖 实习生 李维;技术标准“四两拨千斤”[N];科技日报;2005年

2 马奎 郝丽;宁夏四部技术标准通过审查[N];中国电力报;2010年

3 刘河;标准联盟成为产业发展原动力[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4 王洪刚 翟继娟;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的动力[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徐风;技术标准需要科研强力支撑[N];中国质量报;2006年

6 田帆;欧盟技术标准是否“理所当然”[N];国际商报;2006年

7 孙东辉;打破制造业技术标准瓶颈[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8 首席记者 周秀芳;企业参与制定技术标准成为新时尚[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9 李辉 记者 郭明;安徽省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再布局[N];中国质量报;2009年

10 吴宏艳 徐彦丽;本溪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标准[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治国;技术标准及其后进入者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陈春晖;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优势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刘慷;技术标准联盟的运行机理与公共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刘任重;从技术标准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进化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成昌;企业技术标准竞争与标准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孙耀吾;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胡武婕;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标准竞争与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闫涛;ICT产业技术标准动态博弈及企业标准竞争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杨帆;技术标准中的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徐曾沧;WTO背景下技术标准中专利并入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辉;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冬梅;技术标准形成的动态过程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孙学斌;网络型产业中技术标准联盟生命周期及其竞争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关研新;技术标准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黄双双;基于技术标准产业化的高技术企业技术扩散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果翔;技术标准与产品模块化的互动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瑜;我国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关系的系统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朱庆文;我国技术标准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何振国;开放知识披露下技术标准形成过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魏萍;我国企业技术标准战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01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701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e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