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装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2 13:21

  本文选题:服装 + 保护模式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经济与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服装不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其功能已经延生到了精神、文化和社会领域,成为了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作为服装设计师智力成果的服装效果图、结构图、样板以及成衣都应受到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然而,国际公约以及世界各国对于服装的保护现状各不相同。国际公约以及有着繁荣服装业的法国和英国都给予服装著作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双重保护,作为四大国际服装周举行地点之一的美国则给予服装著作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分别保护。服装业繁荣的国家不断提高对服装业的重视度,都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本国服装业的充分发展。作为在服装业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我国,市场上服装抄袭、仿冒行为却屡禁不止、泛滥成灾。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对服装保护不全面,不完善,例如我国著作权法没有明确规定服装属于受保护的客体,在司法实践中对服装的保护范围、抄袭复制等侵权认定标准意见亦不一致。我国专利法虽然对服装的外观设计予以保护,但由于申请专利时间长且手续繁琐,维护成本高,利用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服装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由此可见,我国亟需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对服装的保护。 针对我国服装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本文提出将服装作为单独的一类作品纳入著作权的保护范围,认同任何形式的复制方式,设立便利的专利快速审查通道亦或制定一项专利特别法等建议,并采取著作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重合保护的双重保护模式,如此,才能纠正市场上的抄袭之风,维护服装企业、服装设计师的合法权利,促进我国服装业快速而稳健地发展。
[Abstract]:In the highly developed society of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othing is no longer just a necessity of life, its function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spiritual, cultural and social fields, has become a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s the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s of fashion designers, clothing effect diagrams, structure diagrams, patterns and garments should be protected by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However,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the world over the status of clothing protection is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s well as France and the United Kingdom, which have thrived in the garment industry, both protect clothing copyright and design patents. The United States, one of the four venues of the International Fashion week, gives protection to the copyright of clothing and the patent right of design. The countries with prosperous garment industr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lothing industry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ir clothing industry. As the clothing industry has a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in China, clothing plagiarism in the market, counterfeiting behavior but repeated prohibition, overru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of our country is not comprehensive and perfect in the protection of clothing. For example, the copyright law of our country has not clearly stipulated that clothing belongs to the protected object, and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of clothing is not clear. Plagiarism and other tort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are not consistent. Although the patent law of our country protects the appearance design of clothing, because of the long time of patent application, the complicated procedure and the high cost of maintenance, the protection of clothing by using the patent of appearance design has not achieved the imaginative effect. Thus, our country urgently needs to perf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related law to the clothing protection. 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rotection of cloth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clothing be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as a separate category of works, and identify with any form of reprodu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nvenient patent fast-track examination channel or the formulation of a special patent law and other proposals, and the adoption of a dual protection model of coincidence protection of copyright and design patent rights, can rectify the plagiarism trend in the market and safeguard clothing enterprises.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fashion designers promote the rapi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lothing industry.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莉萍;朱娟;;侵权中纯经济损失保护模式的比较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2 上超望;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立法保护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林雅宏;;数据库保护模式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4期

4 周方;;传统知识权的法律界定[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熊晖;;严格与宽松:我国解雇保护模式之选择[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6 王进富;魏珍;刘西民;;文化遗址开发保护模式及实践路径探索——以西安“曲江模式”为例[J];理论导刊;2011年09期

7 李松;;贵州村寨文化保护模式的新探索——文化景观概念的实践意义[J];当代贵州;2013年22期

8 吴婧倩;;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9 肖志刚;;印刷线路板布图设计的保护模式[J];科技与法律;2007年01期

10 蒋瑞雪;;地勘成果的法律属性及保护模式[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翔;;论劳动法对劳动者分层保护模式的确立及其应用——以强势劳动者为主要研究对象[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2 王凌云;;论保护[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郭大军;杨毅栋;李荔;;教育遗产保护模式初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4 岳洁;;以保护目标为角度的传统知识的保护模式探讨[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4辑)[C];2006年

5 印莹;张斌;赵宇海;张明卫;张晓红;;多显型疾病中致病模式和保护模式的挖掘[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6年

6 韩福文;何军;张丽;;沈阳老工业城市整体意象保护模式探讨[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7 韩扬;;中国建筑彩画保护实践的历程和保护模式的反思[A];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C];2009年

8 夏青;白雪;肖佳晴;邱李亚;;传统村落的保护模式探索——以湖北省罗田县新屋湾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屹;贵州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模式[N];西部时报;2007年

2 记者 曾琢 通讯员 唐小涛 程慧朋;我市推广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模式[N];长江日报;2013年

3 主持 新星星艺术节创办人 曾琼;创新的“非遗”保护模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吴思震;探索多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N];贵州日报;2008年

5 西安市规划委总规划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骥;创新保护模式 兑现城市价值[N];经济日报;2011年

6 蔡小玲;让文化遗产“活”起来[N];人民公安报;2014年

7 记者 谢安良 通讯员 邝菁琛;宁波全面构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N];宁波日报;2011年

8 记者 周国勇;遗产保护国际会议为可花落绍兴[N];绍兴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杨可 实习生 陈勉君 林妍;非遗保护如何避免“人走艺亡”?[N];汕头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郑娜;具有启发意义的非遗保护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长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丹;不可量物侵害责任制度的侵权法保护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万胜;传统知识权保护模式探析[D];贵州大学;2008年

3 靳丽平;论安宁生活权的保护[D];辽宁大学;2014年

4 周娇娇;我国服装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汤璇;传统知识及其保护模式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6 曹雁;商业外观保护模式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郭睿;食品配方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陈义冠;传统知识的专门法保护模式探讨[D];厦门大学;2006年

9 宋金城;云计算环境下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10 黄有仕;电子数据库保护模式探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87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787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9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