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创新差异探究
本文选题:区域创新体系 + 创新表现 ; 参考:《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本文在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创新体系三支柱模型,提出区域创新表现取决于创新能力、机会与激励;采用2009-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能力(每万人SCI论文数量)、创新机会(区域市场化指数)和创新激励(每百万GDP知识产权纠纷立案数)对区域创新表现显示出显著的积极影响;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区域创新表现更多取决于创新机会和激励;具备良好机会和激励的地区能够在区域竞争中吸引其他地区的人才,提升本地创新能力。因此,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自由市场和开放社会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ree-pillar model of innovation system,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depends on innovation ability, opportunity and incentive. It is found that innovation ability (number of SCI papers per 10,000 people),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 (regional marketization index) and innovation incentives (numbe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isputes per million GDP)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fter the innovation ability reaches a certain level,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depends more on the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 and incentives, and the regions with good opportunities and incentives can attract talents from other regions in the regional competition and enhance the local innovation ability.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good business environment, free markets and open socie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gion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F1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深溪;;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4期
2 洪艳荣;;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5期
3 曲婧;;当代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8期
4 霍敏霞;;如何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职业时空;2009年07期
5 曹茜茜;魏恒荣;张健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07期
6 杨雨微;;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学初探[J];江苏科技信息;2014年15期
7 邓英爽;;关于在会计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教师;2013年11期
8 李兴远;熊松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7期
9 王秋玉;;辽宁省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任红;;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2013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吴兴卫;;让初中数学课“活”起来[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梁锦玲;;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A];2014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胡福年;伍斌;朱松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探讨[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晓庚;彭冬梅;孙明;曹崇江;刘琴;张灏;孔令艳;;以应化实验为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A];2010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许凤慧;陈军;侯煜;施琴;;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7 熊舸;何晓琼;陈怡露;;基于就业质量提升的第二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王辑祥;贺秋丽;王庆华;;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王换先;;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A];2014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肖菲;;网络环境下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探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贾春梅;风险投资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谢沅锟;泰国中学中华才艺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24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82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