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标法价值平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本文关键词:中国知识产权法:特点、优点与缺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政法大学》 2011年
我国商标法价值平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方玲玲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知识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率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发现了知识的价值——最有效率的生产要素。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商标法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也日益完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商标权在得到充分保护的同时,出现了权利扩张的发展趋势,商标权滥用现象日益突出,它损害了消费者和其他竞争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社会经济整体发展。 笔者认为商标权适度扩张必须与合理制约相结合才是对待商标权的正确态度。要在商标专用权、消费者合法权益、竞争者合法竞争权三者之间寻找到一个“黄金分割点”,使三种价值在动态平衡中实现静态平衡、在相互制约中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这才是商标法的最高价值。 笔者旨在针对目前商标权扩张、商标价值失衡的现象,从法律价值平衡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剖析商标法的两种价值——私权价值和公共价值的具体内容,以及他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只有私权价值与公共价值之间平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商标法价值的最大化和合理化;通过简要分析商标法价值目标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出商标起源的初衷就在于标识来源,防止混淆。之后,笔者分别从历史、法哲学、经济学、部门法四个不同角度分析了完善我国商标法价值平衡制度的必要性:理论上既是商标制度价值初衷的历史回归,也是实现法律公平正义价值的应有之意,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价值的有机组成,更是提高社会经济整体效益的必然选择。 在第一章基本理论的原则指导下,笔者在第二章对我国商标法价值平衡制度进行了反思:我国商标法从条文规定上明显存在过于保护商标权人利益,欠缺对消费者和经营者利益保护的问题,在价值选择上的失衡导致了商标权滥用现象的出现,如与在先权发生冲突、擅自扩大商标权的适用范围、侵权之诉泛滥、以行使商标权之表象掩盖资源垄断之实质。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竞争者公平竞争权利受到损害,公共资源被垄断,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被剥夺,社会经济秩序无序。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造成我国商标法价值失衡的各种原因: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法律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中人的逐利性决定了权利膨胀的欲望、法律理论研究的滞后等。 通过考察TRIPS协议、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对商标权扩张导致的商标法价值失衡所采取的规制方式和立法技术,笔者提出应该借鉴国际上商标权规制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从商标法、反垄断法内外两方面对我国商标法价值失衡的倾向进行规制,并结合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送审稿,就法律原则和具体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将平衡社会各方利益,禁止权利滥用确定为商标法的立法原则之一,从商标权的产生、使用等各个环节入手规制权利人,为权利的合法行使设定正确“轨道”,将“导致混淆”作为认定侵权的重要要件,不一概以表象认定。以反垄断法作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外部保障,以“经济宪法”作为最后保障,规制商标权垄断行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3.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孔中;论国际组织名称之保护及商标与他人名称冲突之解决——从台湾商标法的两款错误规定谈起(下)[J];中华商标;2001年08期
2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J];工商行政管理;2002年04期
3 张玉平;;纪念《商标法》颁布25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J];工商行政管理;2007年17期
4 苏艳清;;商标与符号[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5 刘国栋;;2005年来日本商标法的新动向[J];中华商标;2009年05期
6 杨叶璇;;关于修改《商标法(修订送审稿)》的思考与建议[J];中华商标;2010年07期
7 杭岑;;反向假冒侵权构成要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07期
8 郝志新;;认真贯彻新细则 进一步加强商标管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局长郝志新就颁布修订的商标法实施细则答记者问[J];知识产权;1988年01期
9 郑成思;中国知识产权法:特点、优点与缺点[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01期
10 林云甲;;学会用商标法保护企业[J];中国商人;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正中;;关于《商标法》修改的介绍[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A];2002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马东晓;;一次不彻底地反正——兼评商标法第十五条“代理人”的概念[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4 庞正中;;闭幕式讲话[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5 谢冬伟;;论地名商标的注册与公共利益[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6 李顺德;;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的发展[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7 郑成思;;从“入世”与知识产权保护说到民商法的现代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8 张绪强;;论企业名称权与商标专用权冲突[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9 吴鹏彬;;再论涉外定牌加工的商标侵权认定[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10 宋建华;;专利、商标、著作权行政执法对照表[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 田明珠;[N];中国工商报;2007年
2 任震宇 聂国春;[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3 惠正一;[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张丽娜;[N];消费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国材;[N];市场报;2000年
6 国泰 平安;[N];中国包装报;2007年
7 练洪洋;[N];华夏时报;2006年
8 李晓寒 吕伟强;[N];青岛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肖峰;[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10 吴新华;[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能宝;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目标与方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恽轶群;电子商务中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姚洪军;驰名商标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张术麟;企业商业标记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张馨元;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曾友祥;刑事诉讼价值平衡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幸大智;中国内地与台湾地区知识产权法制的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杨建锋;论TRIPS协定下商标注册制度[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李小武;商标反淡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蔡祖国;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自由的冲突及其协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玲玲;我国商标法价值平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玫;试论网络域名与商标纠纷案的解决[D];四川大学;2006年
3 曹雁;商业外观保护模式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高先鹏;TRIPS协议下的我国商标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窦林娜;商标法中的混淆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伍鹏;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与协调[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林;地理标志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8 张宇;建筑物名称权与商标权及相关权利之冲突与解决[D];重庆大学;2008年
9 张佳男;TRIPS协议与我国商标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10 程睿;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知识产权法:特点、优点与缺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0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0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