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膜技术的“绿色制造”特征、国家战略需求及其关键科学问题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8-07-02 10:06

  本文选题:中医药 + 国家科技战略 ; 参考:《中草药》2017年16期


【摘要】: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中医药继承创新研究已被提升为国家科技战略。膜技术适应中药药效物质整体、多元特征的优势,可充分实现中药资源的核心价值;并具高效、节能、无污染等特点。中医药膜科技具有重大国家科技战略需求,是我国中药制药工业亟需推广的高新技术。紧密围绕膜技术在中药制药工业的产业化应用,对所开展的中药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膜过程的中药制药分离工程技术体系与应用"进行概述,针对中药工业生产中制剂前处理环节存在的生产效率低、药材利用率低、能耗大、污染高、灭菌效率低等共性问题,基于中成药生产过程特点、工程原理和规律,以膜科学技术为核心,通过构建"中药溶液环境"科学假说,引进复杂系统科学原理,建立基于计算机化学方法的中药膜传质过程研究方法;针对中药膜技术工程化应用瓶颈,构建面向中药物料的"膜过程优化"技术集成等策略,开展中成药生产中节能、降耗、减排、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形成基于膜过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绿色制造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环境友好生产线,实现了中药工业生产中制剂前处理"提取、精制、浓缩"等环节的高效、环保、稳定与智能控制。中药膜技术以水为基本溶剂,可保留中医传统用药特色,所研制的膜技术及其成套设备已推广至全国29个省市,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膜技术完全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是名副其实的中药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对推动我国中药制药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n orig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eld in China, and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has been promoted to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The membrane technology can fully realize the core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no pollution and so on.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great strategic demand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is a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that needs to be popularized in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technology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the 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ology of green manufactur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ical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Separation Engineer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membrane process", is summarized. In view of the common problems such as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low utilization ratio,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high pollution, low ster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so on, the preparation pretreat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law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Taking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core, by constructing the scientific hypothe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lution environment" and introducing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 of complex system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membrane mass transfer process based on computer chemistry method is established, and the bottleneck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mbrane technology is pointed out. To construct th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membrane process optimiz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terials, and carry out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key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such as energy saving, consumption reduction, emission redu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so on, in the production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Forming a series of key common technologies of green manufactur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membrane process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establishing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duction line that conform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realizing the extraction and refining of preparation pretreat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Concentration "and other links of high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bility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The membrane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kes water as the basic solvent and can ret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embrane technology and its complete set of equipment have been extended to 29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which has produced remark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Membrane technology is fully in lin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t is the key technology of green manufactur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 will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labor productiv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has a broad prospect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特种分离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工业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机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基金】:2017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2017-XZ-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2374,30171161,30873449) 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721A42);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09B07-03)
【分类号】:R28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波;申俊龙;申远;;中药产业化过程中废弃物资源化政策机制研究[J];中草药;2016年17期

2 桑滨生;;《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解读[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年07期

3 朱华旭;郭立玮;李博;张宏;杨跃军;刘源才;赵守仁;;基于“中药溶液环境”学术思想的膜过程研究模式及其优化策略与方法[J];膜科学与技术;2015年05期

4 李博;郭立玮;吴勉华;程海波;朱华旭;张玮;;小分子药效物质与Al_2O_3陶瓷膜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仿真分析——以黄连解毒汤为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年19期

5 朱华旭;段金廒;郭立玮;李博;陆瑾;唐于平;潘林梅;;基于膜科学技术的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原理及其应用实践[J];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09期

6 刘红波;李博;郭立玮;;亚临界通量操作对黄连解毒汤超滤过程的影响[J];膜科学与技术;2013年03期

7 郭立玮;陆敏;付廷明;李博;李玲娟;董洁;;基于中药复方小分子药效物质组“溶液结构”特征的膜分离技术优化原理与方法初探[J];膜科学与技术;2012年01期

8 郭立玮;李玲娟;董洁;;基于计算机化学方法的中药膜过程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9 董洁;郭立玮;李玲娟;袁友浪;;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00的超滤膜对生物碱和环烯醚萜类物质的透过率及其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02期

10 李玲娟;郭立玮;;基于特征提取的中药水提液膜分离预测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立玮;;中药制药工业战略转型升级的重大技术及关键问题与对策[A];第五届全国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丰云;地龙湿法超微提取及膜与凝胶耦合纯化地龙纤溶活性蛋白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立玮;邢卫红;朱华旭;高从X&;唐志书;丁菲;杨积衡;孙静;李博;;中药膜技术的“绿色制造”特征、国家战略需求及其关键科学问题与应对策略[J];中草药;2017年16期

2 顾佳美;李存玉;郑云枫;李红阳;彭国平;;三七总皂苷胶束状态与超滤分离的相关性[J];中成药;2017年08期

3 侯滢;;可穿戴设备与中医健康管理平台的融合创新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7年04期

4 刘静;郭立玮;朱华旭;李博;;基于系统模拟方法的3种溶液环境对小檗碱膜过程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J];膜科学与技术;2017年03期

5 谢晚晴;周立江;郑洪新;;运用系统开放性原理指导中医教学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08期

6 潘林梅;石飞燕;杨晨;李博;郭立玮;;预处理技术优化黄芩水提液“溶液环境”及其对膜蒸馏浓缩过程的影响[J];膜科学与技术;2017年02期

7 窦鹏伟;王珍;佘侃侃;樊文玲;;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中药水提液陶瓷膜污染预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年04期

8 张伯礼;张俊华;陈士林;段金廒;黄璐琦;孙晓波;屠鹏飞;叶祖光;瞿海斌;魏建和;赵大庆;徐雅娟;薛晓娟;;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与战略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17年02期

9 张沐欣;;中医药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J];科学与管理;2017年02期

10 陈刚;;综合性高校《中药学》PBL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竺效;丁霖;;绿色发展理念与环境立法创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02期

2 吴薛明;许婷婷;何冰芳;段金廒;;非水相生物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在中药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应用[J];中草药;2015年03期

3 袁盼;申俊龙;;道地中药材价格波动的成因与优化策略[J];中草药;2014年23期

4 潘冬;刘东皇;仝群旺;;我国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选择[J];兰州学刊;2014年10期

5 朱华旭;段金廒;郭立玮;李博;陆瑾;唐于平;潘林梅;;基于膜科学技术的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原理及其应用实践[J];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09期

6 李博;张连军;郭立玮;付廷明;朱华旭;;基于溶液环境调节理论的黄连解毒汤陶瓷膜微滤过程的预处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01期

7 李博;郭立玮;吴勉华;朱华旭;刘红波;;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中药水提液中药效物质与共性高分子物质“溶液结构”及相互作用初探——以黄连解毒汤为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年05期

8 段金廒;宿树兰;郭盛;钱大玮;尚尔鑫;周卫;刘培;唐于平;吴启南;丁安伟;;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废弃物的产生及其利用策略与资源化模式[J];中草药;2013年20期

9 王群;刘文;宋信莉;陈大业;杨颂;;黄连提取液超滤纯化工艺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04期

10 姚明辉;徐琴琴;银建中;;超临界流体在多孔膜中渗透机理与模型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艳;绿色制造环境绩效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岚;齐二石;;发展绿色制造势在必行[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胡爱玲;马平;;绿色制造及其关键技术[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光复;;绿色制造基本理论框架及其发展趋势[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册暨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1963-2003)[C];2003年

4 刘飞;李雷霆;曹华军;;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及几个战略问题思考[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光复;;绿色制造基本理论框架及其发展趋势[A];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会论文集[C];2003年

6 孙燕华;;绿色制造:工业化进程中的现代制造模式[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张士仁;;绿色制造和谐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8 符道;闫大海;;船舶绿色制造势在必行[A];2008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暨纪念《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9 胡竟;王涛;;绿色制造的发展与展望[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曙;;绿色制造的现状与未来[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姜晓凌 见习记者 王毅俊;绿色制造,“世界工厂”的必由之路[N];上海科技报;2007年

2 胡洪森;软硬条件成熟 绿色制造成企业战略新重点[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郭廷华;发展绿色制造势在必行[N];西部时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刘晓星;我国应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王晶;绿色制造:“从摇篮到摇篮”[N];湖北日报;2007年

6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凯;坚持“船舶绿色制造” 走科学发展新路[N];中国船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霞;周期管理向绿色制造注入新动力[N];中国质量报;2009年

8 司建楠;“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专家组成立[N];中国工业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袁开智 杨秦;绿色制造:同一起跑线上的比拼[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王晶;从“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的飞跃[N];中国石油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绪美;基于生态足迹的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及运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2 李聪波;绿色制造运行模式及其实施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谷振宇;定制型制造企业绿色制造实施模型及实施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郑季良;绿色制造系统的集成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何志朋;钢铁企业绿色制造运行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明君;面向复杂武器系统的网络化绿色制造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邦伟;机械产品绿色制造管理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臧维娜;面向绿色制造的工艺规划关键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3 张辉;普通车床加工的绿色制造结构和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吕鹏;绿色制造理论在母线制造中的应用与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5 侯剑锋;绿色制造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勇;绿色制造的动力机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7 陶晋;汽车企业绿色制造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徐青;中小企业绿色制造战略实施及其演化过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9 刘抗强;绿色制造与企业可持续发展[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10 郭天一;汽车企业绿色制造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89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089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4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