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在国外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7-12 10:56

  本文选题:杂交水稻 + 育种 ; 参考:《科学通报》2016年35期


【摘要】: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概述了杂交水稻技术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越南和美国等主要杂交水稻生产国家的发展历程,并重点分析了各地区杂交水稻研发的典型特征和限制杂交水稻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分析认为,杂交水稻在以上不同国家的推广应用基本上都经历了从引种到本地化育种以及性状改良等发展阶段,杂交水稻技术在这些地区的成功应用主要得益于新品种培育、制种技术的突破和农艺性状的改良.但是,当前杂交水稻在国外的发展仍然面临以下问题:杂交水稻亲本的遗传同质化程度高导致热带杂交水稻的产量优势不如温带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种子来源不稳定;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低和种子质量难以保证;杂交水稻的抗性和米质等一些主要性状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科研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因此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新技术来扩大杂交水稻亲本间的遗传差异,利用杂种优势群组,精细育种等科学理论来指导热带地区杂交水稻的培育,并紧密加强公益机构和种业的合作,创建互补双赢的科研和商业化结合的机制,对于促进杂交水稻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国际水稻研究所组织成立的全球杂交水稻协作网有望为热带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hybrid rice has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world food securi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hybrid rice technology in Bangladesh, Pakistan, Indonesia, the Philippines, Myanmar, Vietnam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 rice R & D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 main problems limiting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hybrid rice were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ybrid rice in the above countries have basically gone through the stages of development from introduction to local breeding and character improvement, and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hybrid rice technology in these areas is mainly due to the cultivation of new varieties. Breakthrough of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improvement of agronomic characters. Howeve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hybrid rice in foreign countries still face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high degree of genetic homogenization of hybrid rice parents leads to lower yield dominance of tropical hybrid rice than that of temperate hybrid rice, and the source of hybrid rice seeds is unstable; The yield of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is low and the seed quality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some main traits such as resistance and rice quality of hybrid rice do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rket economy, 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tension service system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are not perfect. Lack of correspon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policy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Therefore, modern molecular breeding techniques are used to expand the gen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parents of hybrid rice, and scientific theories such as heterosis group and fine breeding are used to guide the cultivation of hybrid rice in tropical region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ublic welfare institutions and seed industry and to establish a mutually beneficial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mmercialization for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ybrid rice. In addi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lobal Hybrid Rice Cooperation Network by the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ropical hybrid rice.
【作者单位】: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分类号】: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源良;近代我国水稻栽培研究的特点[J];福建稻麦科技;2000年01期

2 沈洪;世界水稻发展趋势一瞥[J];吉林农业;2000年08期

3 杨明海;调整种植业结构 发展水稻生产──舟曲县水稻栽培浅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0年05期

4 ;国外水稻旱作新法[J];天津农林科技;2000年05期

5 王占华;辽西旱作水稻栽培[J];新农业;2000年08期

6 罗凤来;日本冲绳水稻栽培的一些方法与经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1年03期

7 薛志成;水稻一生“十三忌”[J];吉林农业;2002年01期

8 康涛,李慧玲;水稻栽培科学研究必须创新[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宗和;无水层灌溉水稻技术问世[J];生态经济;2004年02期

10 肖国强 ,胡一敏;“水稻无水层灌溉”科研项目获得成功[J];北京农业;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舒;杨广林;戚国强;;黑龙江省水稻栽培管理智能系统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5年

2 王芳;白鸣祺;高永刚;;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汪金平;曹凑贵;展茗;李成芳;蔡明历;;湖北省水稻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4 杨沈斌;陈德;任侠;刘丹;陈斐;;基于模糊数学的中国水稻种植区划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5 韩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及分析[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田志宏;赵世盈;许本波;李文娟;严寒;何勇;赵福永;谢伶俐;张再君;杨金松;;水稻抗病种质在抗病基因同源位点上的遗传多态性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7 吴慧平;陈良宏;鲍周明;杨传广;;不同水稻品种对水稻潜根线虫的抗性比较[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田志宏;赵世盈;许本波;李文娟;严寒;何勇;赵福永;谢伶俐;张再君;杨金松;;水稻抗病种质在抗病基因同源位点上的遗传多态性研究[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熊玉唐;;贵州省水稻大面积超高栽培的实践与经验[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凌启鸿;过益先;费槐林;黄丕生;;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衍波;水稻协会:引领农民增收[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2 记者 陈翩翩 实习生 殷楚;我市水稻种植新标准通过审查[N];珠海特区报;2011年

3 记者 陈江 通讯员 关妮纳;广西首创“双超”水稻栽培新模式获院士盛赞[N];广西日报;2012年

4 记者李斌;我国掀开水稻高产“分子奥秘”一角[N];人民日报;2003年

5 记者 夏明 通讯员 衣淑娟;北方水稻种植模式将有重大改变[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6年

6 侯昭纯 记者  沈才;创出我省水稻大面积高产新纪录[N];黑龙江日报;2006年

7 马和亮 洪琦;崔永庆算宁夏水稻大账[N];宁夏日报;2006年

8 严颢;水稻精确栽培理论研讨会召开[N];新华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汤涛邋记者 徐敏;太湖流域水稻栽培始于7700年前[N];解放日报;2007年

10 刘丹;77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会烧荒筑坝种水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乐;水稻灌区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减轻农业面源水污染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王海泽;东北不同年代产量和品质与籼粳血缘的关系[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3 灻李超;水稻耐冷基因COR1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杨彩玲;免耕水稻的氮素利用特性及土壤水分的调控作用[D];广西大学;2014年

5 张梦;独脚金内酯介导的水稻和烟草化感与种间竞争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6 李建辉;施氮对寒地水稻~(15)N吸收、利用及氮代谢的影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7 杜永林;江苏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规律及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8 郭明亮;中国水稻氮过量对农药用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9 苟喻;重庆市水稻估产要素及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唐延林;水稻高光谱特征及其生物理化参数模拟与估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苑俊丽;免耕和高效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磷流失影响的整合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胡志华;根际氧环境对水稻养分吸收与产量形成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张书捷;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原因及调控[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罗常钛;不同土壤地力下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李忠秋;1960年代济宁滨湖稻改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柳絮;转Bt基因(cry2A*和cry1C*)抗虫粳稻的培育[D];山东大学;2015年

7 陈冠州;水稻品系泰航68太空诱变突变体T2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D];广西大学;2015年

8 潘达龙;不同氮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5年

9 唐国荣;机插秧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李扬;基于标记辅助选择(MAS)改良粒长的水稻优异种质创制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16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116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f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