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品可专利性判断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8 14:32
【摘要】: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正在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社会分工和生产方式,其中知识产权成为了国家发展经济的有力武器。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都必须对其高度重视。而金融业作为和信息产业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之一,在信息革命的过程中得到飞速的发展,成为了网络金融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金融产品与一般的客体相比较之下,不仅在其客体地位没有得到法律明文的肯定,,而且运用一般的专利审查标准对金融产品专利权进行审查的时候出现了可操作性不强的情况。因此,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对金融产品的可专利性标准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的建议变得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了金融产品的范围的划分,然后对金融产品专利申请情况作了大概的分析,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提出了金融产品的专利权与一般客体相比的特殊性,由于其特殊性的存在导致完善金融产品可专利性标准变得必不可少。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则是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欧洲在金融产品专利方面的法律变化进程以及它们现今采用的金融产品专利审查标准。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在前文涉及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金融产品专利审查标准的完善建议并总结全文。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marked by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mode of production, in which intellectual property has become a powerful weapon for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ak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As one of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industries, financial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has become the strategic commanding point of network finance competition.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object, the financial product not only has not been affirmed by the law in its object status, but also has not been operable when it applies the general patent examination standard to examine the patent right of the financial product. Therefore, it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patentability standard of financial products and put forward perfect suggestion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determines the division of the scope of financial products, and then makes a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pat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financial products. Under this premis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particularity of financial product patent right compared with general object, because of its particularity, it become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patentability standard of financial product.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legal changes in financial product pat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Europe and the standards of patent 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products adopted by them.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erfect the patent examination standard of financial products on the basis of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and summarizes the whole text.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晓青;;商业方法专利略论[J];北方论丛;2007年03期

2 王廷伟,金子财;“商业方法专利”:未来金融竞争的战略制高点[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陈磊;;商业方法专利方兴未艾 评美国最高法院Bilski v.Kappos案判决及其影响[J];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11期

4 孙海龙;曹文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家;2002年02期

5 张弘;;商业方法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兼析功能性限定特征对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影响[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郑佼佼;;银行商业方法专利保护问题研究[J];西南金融;2008年05期

7 约翰.W.芭格比;冯晓青;胡少波;;商业方法专利的扩展——交易性分析与技术科学的融合[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张平;;论商业方法软件的可专利性——特别分析美日欧在BMP上的立场和价值取向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网络法律评论;2002年00期

9 李顺德;金融产品商业方法专利保护[J];中国金融电脑;2003年10期

10 张玉蓉;;美国商业方法专利争论及司法实践最新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温英杰;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与运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晓飞;金融产品的可专利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文爱玲;我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保护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陈刚;电子商务商业方法专利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郭斯伦;电子商务商业方法的专利条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屈昆鹏;论商业方法专利的实质性条件[D];苏州大学;2005年

6 邢锦晖;中外商业方法专利保护之对比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李兆慧;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8 丁丽;电子商务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苏婷;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周航;商业方法专利的审查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72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172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3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