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菌克阔是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除草剂,其生物活性成分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菌株SC64的菌丝体,该菌是从外来恶性入侵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罹病植株上分离获得。前期试验研究表明:该菌对绝大多数阔叶杂草以及环境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对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草坪安全,易于工业化生产,可以开发成为商品化生物除草剂。菌克阔施用于旱直播稻田,菌丝体侵染杂草,使之感病死亡。但是,部分残留菌丝形成菌核在田间越冬,遇到适宜温湿度条件就可萌发侵染,对下茬作物的安全构成风险。本文在前期进行了旱直播稻田除草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施用菌克阔的稻田土壤中菌核残留、活性及后茬作物的发病及产量的观察研究,并结合不同土壤深度菌核埋藏模拟试验,明确齐整小核菌残留动态及对下茬作物的安全性,为该生物除草剂在稻麦(油)轮作连作田安全性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为了研究土壤埋藏对菌核活力的影响,从2013年9月到2014年3月间,开展了将菌核埋藏于稻田不同深度土壤的试验,将初始萌发活性为100%的菌核埋藏经历越夏、越秋和越冬,定期调查不同埋藏深度的菌核活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菌核活性与埋藏时间和埋藏深度有关。2013年12月份之前,土下2cm、10cm处菌核活性随时间变化相同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而土下5cm处的菌核活性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过程。12月份之后,土下2cm处的菌核活性急剧下降至40%左右,而土下5cm、10cm处的菌核活性变化大致相同且呈现一个平滑直线的趋势,菌核活性保持在90%左右。在2013年8月施用4种剂量菌克阔(600kg/ha、900kg/ha、1200kg/ha、1800kg/ha)防除稻田阔叶杂草的旱直播水稻田小区中,从2013年9月起至2014年6月间,每隔2个月通过1/5取样淘土法对不同施用剂量田块的不同土壤深度的菌核残留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4种菌克阔施用剂量田块中,菌核残留量及萌发率除初期外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土壤深度和取样时间对菌核残留量及萌发率有影响。2013年9月,稻田土下2cm处菌核平均残留数为257个/m2,显著高于土下5cm的115个/m2和10cm的72个/m2菌核数。2013年12月时,经历秋播机械翻耕后,土下5cm和10cm处的平均菌核残留数均增多且没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58个/m2和147个/m2;而土下2cm的菌核平均残留数降至101个/m2。经过越冬后的2014年3月,各土层深度的菌核平均残留数趋于均匀化,均显著降低为85个/m2左右。到2014年6月,各土层深度的菌核平均残留数进一步降低到47个/m2左右。残留菌核萌发活性与土壤深度和取样时间有关。2013年9月,残留菌核萌发活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稻田土下2cm处残留菌核萌发活性平均为58.29%,显著高于土下5cm的22.59%和10cm的0%的菌核萌发活性。而2013年12月以及2014年3和6月残留菌核萌发活性在土层深度上递减的趋势消失,12月份,土下2cm、5cm和10cm处的菌核萌发率分别为51.55%、50.32%和60.55%。3月份,各土层的菌核萌发率大约接近29.66%左右。6月份,土下2cm处菌核萌发率最低为3.33%,显著低于土下5cm处的10.44%和10cm的8.33%的菌核萌发率。总之,菌核在旱直播稻田残留9个月后,无论是不同用量小区或不同土层,单位面积菌核残留数处于均匀化(34.25-60.88个/m2),菌核的存活率仅在16.67%以下。因此,菌克阔在稻田中使用后的菌核残留危害的风险较低。对后茬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菌克阔处理剂量田块与未施菌克阔的田块小麦和油菜生长正常,在株高和产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后期没有发生白绢病。因此,菌克阔在稻麦、稻油连作田中使用有较高的安全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45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航;周勇军;刘小川;余柳青;;生物除草剂剂型研究进展[J];农药市场信息;2006年01期
2 强胜;陈世国;;生物除草剂研发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杂草科学;2011年01期
3 黄克玲;;南农大生物除草剂“菌阔克”将面市[J];杂草科学;2013年01期
4 郭丽华;;生物除草剂[J];微生物学杂志;1985年02期
5 强胜;生物除草剂的研究概况[J];杂草科学;1996年02期
6 强胜;生物除草剂的最新研究进展[J];杂草科学;1997年04期
7 李君林;;高效生物除草剂研制成功[J];农业知识;2007年29期
8 李水清,赵春;我国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赵航;周勇军;刘小川;余柳青;;生物除草剂剂型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5年05期
10 刘占山;廖晓兰;任新国;刘爱中;;生物除草剂防治研究进展[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强胜;;生物除草剂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展望[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2 夏花;朱宏建;王晓丽;宋杰;曾向萍;周丽丽;李艳;赵有华;高必达;;放线菌株HND02代谢产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丽媛 许天颖;南农生物除草剂“菌克阔”签约转让[N];江苏科技报;2013年
2 通讯员 许天颖;南农大填补国内生物除草剂空白[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寒颖;核盘菌生物除草剂特性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羽佳;齐整小核菌生物除草剂菌克阔稻田施用后的菌核持续性动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2 卢玉霞;生物除草剂敌散克(Disancu)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再改进[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3 高同军;生物除草剂敌散克(Disancu)工业化生产、剂型、配方及田间控草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
本文编号:
2276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27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