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权的知识产权属性——“三军仪仗队形象权”纠纷案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11-21 15:57
【摘要】:人格权保护人的人格利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家将指代人的人格要素的符号用于商业中,为调整由此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产生了形象权法律制度。形象权是指,人对指代其人格符号的要素(肖像、姓名、声音等)享有在商业上使用的权利,包括自己使用和许可他人使用,并排除他人未经许可而用于商业上的专有权利。形象权在法律属性上应归入知识产权法域。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businessmen apply the symbol of personality elements to business, which brings about the legal system of image right in order to adjust the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Image right refers to the right of a person to use the elements (portrait, name, voice, etc.) to refer to his personality symbol, including his own use and permission to use by others, and to exclude the exclusive right of others to use it without permission. The image right sh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the legal attribut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丽娜;对美国限制"形象公开权"的思考[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03期

2 谢晓尧;商品化权:人格符号的利益扩张与衡平[J];法商研究;2005年03期

3 陈军;商品化权初探[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杨立新;林旭霞;;论形象权的独立地位及其基本内容[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敏智;反向假冒行为的法律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翟方明,韦海灵;商标商品平行进口中的法律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林子英,刘德恒;两种确定商标权利范围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J];中华商标;2003年08期

4 刘红;基于衡平理念探析知识产权权利冲突[J];中华商标;2004年07期

5 陈玉和;;我国商标权的刑事保护[J];中华商标;2006年05期

6 陈明国;蒋敏;;商标侵权的归责原则[J];中华商标;2006年07期

7 李志研;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制度评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王素娟;计算机互联网域名被抢注的成因及其法律调整[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9 周武,范民运,曹芳平;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无形资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10 常娟,李艳翎;论体育冠名权及其法律界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俊;;抢注商标及域名行为的法律分析[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都;专利实质条件研究专利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周衍平;农业技术产权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3 段维;网络时代版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漆亮亮;财产税体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刘瑛;企业信用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李高峡;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鞠海亭;网络环境下的国际民事诉讼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李晓民;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仇京荣;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中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艳玲;论版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的利益冲突及平衡[D];湘潭大学;2004年

2 赵丝^j;从知识产权到商品化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韩冰;aaa论知名形象的商品化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张京红;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5 徐翔;网络信息版权制度中的集团利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宁;因特网上版保护问题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廖芳;论侵犯商业秘密罪[D];湘潭大学;2001年

8 程荣徽;论专利行政许可[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沈成林;试论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王卫东;论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汉东;形象的商品化与商品化的形象权[J];法学;2004年10期

2 熊进光;商事人格权及其法律保护[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李永明,张振杰;知识产权权利竞合研究[J];法学研究;2001年02期

4 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5 姜新东,孙法柏;形象权探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刘春霖;商品化权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宋红松;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杨远斌 ,朱雪忠;论作品名称的法律保护[J];知识产权;2000年06期

9 李琛;质疑知识产权之“人格财产一体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康;;从生活事实到一般人格利益的法解释学基础——以“冒名上学”案中侵害客体的界定为分析对象[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2 梁志文;;著作人格权保护制度的误解与真相[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顾乾坤;;历史维度下之法国、德国人格权民法保护模式探析[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俞里江;;司法实践中媒体侵权基本抗辩事由分析——以北京市朝阳法院的实践为样本[J];法学杂志;2011年08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源泉;;德国之信息自决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苏雁;李秀雅;贾静;张树兴;;关于我国民法典立法中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曾祥素;人格权案件将出现三点新变化[N];中国质量报;2010年

2 姚海放;民法复习:老树枝头开新花[N];检察日报;2006年

3 铜山县检察院 董茜;人格权立法初探[N];江苏法制报;2008年

4 杨立新;从两篇案件报道看新闻法治[N];检察日报;2003年

5 马 特;民法典人格权编争议问题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张 娜 朱 岩;寻求名誉权、隐私权与新闻监督权的平衡[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李冰;旅游时间浪费应受赔偿[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贾羽;网络人格权究竟如何保护?[N];北京日报;2001年

9 杨立新;性骚扰到底侵害了什么权[N];广西政法报;2004年

10 秦平;关注“网络人格权”[N];法制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新东;人格权的理念与制度构建[D];山东大学;2012年

2 严城;论人格权的衍生利益[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陈龙江;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匡敦校;大众传播侵害人格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王琳琳;论私权及其体系化[D];吉林大学;2012年

6 霍银泉;一般人格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金丹;网络隐私权的私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8 石睿;空间隐私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妍;职场性骚扰雇主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瑟琴;论人格权商品化的法律保护[D];暨南大学;2010年

2 郑星;人格权的商品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茜;我国人格权商品化法律保护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黄丽瑶;消费者人格权的法律保护[D];兰州大学;2011年

5 梁晨;二元人格权论[D];湘潭大学;2011年

6 梁波;人格权商品化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霞;我国人格权商品化法律保护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周开方;我国人格权的法律实践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9 李宏霞;论人格权的限制与克减[D];山西大学;2012年

10 王长顺;论人格权财产利益及其民法保护[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47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347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