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8 20:23
【摘要】:二战后,科技的发展超乎想象,人类知识累积演进带来全球经济的迅速增长。知识累积作为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需要有利于知识生产和吸收的制度来充分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就成了决定企业、国家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由于知识产权领域存在巨大的南北差距,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一直处于前列,广大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技术模仿的状态。目前这种知识产权领域的不平衡,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普遍较低。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说,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会体现不同的作用。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影响到某国国内的创新能力,而且直接影响跨国集团对外直接投资、跨国技术转移以及进出口贸易活动。 本研究立足于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对与之密切相关的企业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围绕着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这一主题,针对“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国际化”三个层面从投资、贸易的角度设立人力资本、研发强度、市场竞争和法律制度环境四个变量构建模型、案例分析,分三个专题对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经济效应、不同跨国经营模式下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具体案例分析。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高低究竟是如何影响跨国公司的经济效应?企业跨国经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其经营模式和经济效应的关系如何?在不同的经营模式(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技术许可等国际技术转让或者合同管理)下企业跨国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又是怎样的状况? 专题一构建了经验知识作用于外商独资企业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分析框架,突出了市场竞争优势和法律制度环境对企业经济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投资国对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强弱认定经验和投资国知识产权所有在东道国的市场竞争能力分析决策经验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传导途径,对外商独资企业经济效应增长都具有正相关作用,但相对而言,外商独资企业在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维度上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对其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作用不很明显。这也许与外商独资企业人力资本、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的寡占垄断效应、投资国的专利技术、版权、商标、商业秘密在东道国的学习传导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这一因素有关。 专题二重点研究了中外合资企业基于交易费用的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从市场保护合约的主体投资双方出发,针对汽车行业从市场主体交易费用加减的角度,在以上四个维度对企业经济效应的影响予以分析。基于行业的案例分析表明,在四个解释变量中,法律制度环境满足生产者层面对合资选择的作用最显著。 专题三基于本土企业国际化跨国经营知识产权保护视角重点研究国际贸易型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进一步探讨了本土企业国际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学习借鉴路径。在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或者保护的经典案例基础上,采用专利保护覆盖率、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相关检验与回归分析,论证了市场竞争维度的突出作用。 基于三个专题研究的结果,针对跨国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给出如下政策建议:①鼓励中国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实行跨国经营的战略决策应长期坚持贯彻下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华外商独资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受经验因素影响决定跨国经营模式的选定和经济效应的利益最大化,我国政府应维系知识产权保护法制环境应对在华跨国公司独资化。②在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活动中,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作用,预防跨国公司在了解我政策制度现状,市场扩张模式,深挖我国自己培养的人力资源后而最终选择独资完全控制,造成独资企业技术、品牌的垄断,主导市场走向的风险;同时我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也可借鉴采纳签署补偿性协议保护知识产权的办法。③在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关注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市场竞争优势,加强自主研发,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④拓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企业经济效应维度,有针对性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凸显对企业跨国经营模式选择和经济效应的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3.1;F275;F276.7
本文编号:2386449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3.1;F275;F27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春丽,王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贸探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赵放;冯晓玲;;从中美知识产权冲突看中国知识产权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0期
3 沈国兵;刘佳;;TRIPS协定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实际保护强度[J];财贸经济;2009年11期
4 李辉;;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王新华;跨国公司专利战略分析与应对策略构建[J];对外经贸实务;2004年07期
6 李辉;;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利用外资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张姣荣;;浅谈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档案管理[J];档案时空(业务版);2005年12期
8 冯晓青;;论著作权限制的合理性及其在著作权制度价值构造中的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9 柒江艺;许和连;;行业异质性、适度知识产权保护与出口技术进步[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2期
10 疏礼兵;王惠珍;;美日欧知识产权贸易保护的实践经验与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战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封泉明;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86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38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