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7 08:32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政府和民众关注的重点。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监督并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然而,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也是保障食品安全重要的技术手段。由于中国的食品安全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的产品集中于中低端的检测产品。现有的分析检测技术和仪器无法满足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美国一直以来以技术创新闻名,其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先进性,可靠性受到同行业的青睐。引进国际现有的先进仪器为我所用解决目前我国面临的食品安全现实问题,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本文采用统计数据,图表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近三年进口的检测仪器的主要品种和进口的国家,从而对进口趋势进行分析,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美国企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本文还采用了对比,逻辑推理和分析论证等研究方法,通过介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检测标准和检测机构,中国检测技术的现状和需求,同时,对美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进入中国市场进行SWOT分析和战略选择分析,,介绍知识产权的情况和行业展会,为美国企业了解中国食品安全市场,进入这个市场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Abstract]:Food safe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our government and peopl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ssued a series of food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monitor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However, food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also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ns to ensure food safety. Due to the late start of food safety research in China, the main products focus on low-end detection products. The existing analytical techniques and instruments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ood safety testing. The United States has always been famous for i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ts advanced food safety testing instruments, reliability is favored by the same industry.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ntroduc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instruments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food safety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main kinds of instruments imported by China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and the importing countries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tatistical data and chart, and the import trend is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aced by American enterprises are analyzed by using SWOT analysis method.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contrast, logic reasoning and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are adopt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introducing China'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inspection standards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the status quo and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conduct SWOT analysis and strategic choice analysis on the entry of US food safety testing instruments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to introduce the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rade shows, and to provide American enterprises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food safety market. Access to this market and further research provide advice.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哲;;食品安全,民生之本——访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何方洋博士[J];中国农村科技;2009年08期

2 徐经胜;;食品安全检测需要常态化[J];江淮法治;2010年06期

3 ;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J];浙江人大(公报版);2010年01期

4 ;关注食品安全,聚焦检测技术——“新式武器”亮相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0年03期

5 严海;;海诚公司食品安全检测产品在食博会展出[J];分析仪器;2011年04期

6 张新民;张兆慧;;华夏科创:食品安全检测居然成了一个产业[J];创业家;2011年08期

7 孙月红;;工商超市联手“无缝隙监管” 打造食品安全无忧环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8年05期

8 ;北京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心建设启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年06期

9 柯日;;谁来筑起食品安全最后的堡垒[J];北京农业;2011年19期

10 卢敬叁 ,戴利明;“中欧食品安全关键检测技术及相关标准物质研制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J];中国计量;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大行;;开幕词[A];2009中国(深圳)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学术报告汇编[C];2009年

2 薛自萍;;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贺信[A];2009中国(深圳)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学术报告汇编[C];2009年

4 刘东红;朱潘炜;;超声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5 刘东红;朱潘炜;;超声检测技术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朱炎平;;酶联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食品安全与农民增收”分会场暨福建省农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海明;陈小珍;张佩华;;杭州市场蕃茄、玉米农产品转基因成分检测和分析[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琬芜;张浩淼;马士良;何美珍;;食品安全指数(FSI)数学建模与评价[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姜国辉;章伟;吴丽雅;;食品物流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之初探——对苏丹红事件的反思[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广州达元食品安全技术有限公司[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开银;烟台兰州整合食品安全检测资源[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李玉琴;凉州积极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区[N];武威日报;2007年

3 高鹏;准旗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正式运行[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海燕;食品安全检测尚存“优化”空间[N];解放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郑家艳 李鹏;食品安全检测呼唤“专业网”[N];重庆日报;2004年

6 韩良华 周士明 周胜国;18家超市设立食品安全检测室[N];宜兴日报;2006年

7 丁慧;中国首家欧盟标准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在河北投入建设[N];中国包装报;2008年

8 段永红 本报记者;全力构建食品安全检测监控体系[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9 ;姜丰寿代表:加强食品安全检测[N];青岛日报;2007年

10 李荷芳 丁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通过验收[N];中国质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海;环境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凤池;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3 朱兰兰;海洋细菌P.leiognathi的发光性能研究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程绍平;以SWOT的视角探讨台湾运动观光发展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玉红;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联用系统研究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肖飞;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宋素泉;重要违禁兽药红霉素和氯丙嗪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陈伟;基于荧光量子点的食品中痕量危害残留物检测新方法建立及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9 颜升邦;全球化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张晓彬;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明;美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2 王曦华;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萌;用于食品安全的压电生物芯片检测仪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张春伟;亚临界水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吴鸿伟;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和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飞;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裴翠锦;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芯片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燕伟;增量关联规则算法及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9 刘周忆;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10 王俊;食用合成色素日落黄和柠檬黄荧光光谱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24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424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7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