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产权法的域外效力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none of the cases involving foreig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disputes that the people's court has tried and adjudicated apply to the substantive law of foreig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reason for this abnormal situation may be due to the misunderstanding in theory, which is caused by the lack of real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extraterritorial eff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明亮;论知识产权法与技术创新的扩散[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 裴普;论法律适用中的"契约自由"原则——国际合同的自体法[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刘林;法律翻译归化倾向的个性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4 田钒平,王允武;试论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之冲突及其解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5期
5 董皓;;无形财产的界定及实践问题研究——兼论世界遗产地的两种新型无形财产[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02期
6 丁伟;“超国民待遇合理合法论”评析——外商投资领域国民待遇制度的理性思辨[J];政法论坛;2004年02期
7 马灵霞;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我国的立法及实践[J];政法论坛;2005年01期
8 吴小林;;专利价值评估的相关法律问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周安平;陈庆;;论中美版权侵权行为结构的差异[J];大学出版;2006年01期
10 张术麟;我国民族民间无形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立武;;国内法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地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2 邬先江;;再论外国法查明[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怀权;;试论 CAS 与现行竞技体育中临时仲裁及与《仲裁法》的关系[A];2006年体育仲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发嘉;;进口押汇及其信托收据的有关法律问题探讨[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华国;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曲波;弱者利益的国际私法保护[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石慧;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机制的评判[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李秋容;虚拟研发组织知识产权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刘来平;外国法的查明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叶乃锋;国际航空侵权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冯寿波;论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胡滨斌;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限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娇;论跟单信用证下的提单欺诈及其防范[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2 王冠;涉外收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贾舜宁;国际商事仲裁中合并仲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闫新;论提单仲裁条款的效力[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李攀;对我国扣船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6 张丽丽;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张笑竹;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法律适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王海州;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对未签署人的效力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熊昊天;国际船舶融资租赁若干法律问题[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10 吴慧;论商标反向假冒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美章;;知识产权与高等教育[J];知识产权;1987年01期
2 马耀扬;;为制定统一的标准而奋斗——介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90年为制定知识产权方面的统一标准所作的努力[J];知识产权;1991年03期
3 高卢麟;;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与保护[J];法学杂志;1991年04期
4 张建申;;关于知识产权概念内涵的质疑与外延的剖析[J];知识产权;1992年01期
5 张世珊;知识产权法纵横谈[J];怀化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6 张平;知识产权法的地位及其渊源[J];知识产权;1994年06期
7 马翔,余文凯;试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3期
8 李维宜;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中国科技经济的影响[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9 卫聪玲;论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J];政府法制;1995年03期
10 郑成思;;“知识产权”谈[J];世界知识;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洁;宋卫红;;加强科研工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李顺德;;TRIPs与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3 张慧霞;;加入WTO以及TRIPs协议对中国知识产权立、司法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4 李静冰;;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成因及处理原则[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5 李德成;;从搜索埋设行为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6 郭振忠;;技术作为股权及其机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7 宋红松;;信息化背景下法学教育的变革——以知识产权法教学为例[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8 李德成;;网络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陶鑫良;;关于《著作权法》修改的介绍[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10 庞正中;;关于《商标法》修改的介绍[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先林(作者为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协调[N];法制日报;2000年
2 马新耀;音乐网站的版权之争[N];检察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赵志刚;网络环境下的法律规制[N];检察日报;2000年
4 蒋志培;我国立法和司法确认的知识产权请求权[N];人民法院报;2000年
5 人民日报记者;罗东川 学者型法官[N];人民日报;2000年
6 常青;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孔屏;“胡同游”游出官司[N];法制日报;2001年
8 夏建国;知识产权法典化探析[N];法制日报;2001年
9 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 洪永红;TRIPs协定与湖南知识产权保护(上)[N];湖南经济报;2001年
10 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 洪永红;TRIPs协定与湖南知识产权保护(下)[N];湖南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利益平衡[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惠从冰;知识产权许可中的竞争法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臧小丽;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杨延超;作品精神权利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杨丽娟;科技法历史形态演化的哲学反思[D];东北大学;2006年
6 张梅;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版权保护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褚宗勉(Jantzen C.M.Chu);农作物基因专利对专利侵权的冲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张馨元;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武长海;论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玲;超文体链接引发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黎楚文;知识产权法的法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冯秋季;清末民初中国知识产权法的产生及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4 孙湘蕾;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5 蒋虹;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6 谢惠加;知识产权法公有领域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余俊;商品化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王天骄;我国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史嘉;论TRIPS协议和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杨晓玲;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87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48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