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发明:知识产权与维多利亚小说》(节选)翻译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23 16:28
【摘要】: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为克莱尔·佩蒂特的《专利发明:知识产权与维多利亚小说》(Patent Inventions: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Victorian Novel)的第三、四章(以下简称《专利发明》)。该书分为六个部分,从19世纪英国文学和科技的蓬勃发展说起,从思想上揭开英国知识产权、版权、专利立法的历程,不仅丰富了知识产权和版权学术研究,更因为它系统介绍了英国当时对知识产权立法的社会舆论,还为国内知识产权、版权保护普法提供了生动的资料,是一本有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翻译题材。本报告中,笔者先对翻译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对原作者、原文文本进行了解读与分析,以译者主体性理论和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在尽可能保留原文语言表达形式和传递信息的情况下将译文以译入语读者乐于接受的形式译出。由于原作属于法律文学,翻译的重难点不仅在于翻译作者自创词、文化负载词、法律术语等词汇,还有如何在英汉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下转换长句,以及如何保持原作亦庄亦谐的作品风格。结合译例,笔者对词汇翻译采取了遵从“名从主人”、“约定俗成”和适当发挥译者主体性等翻译方法与技巧,对长句采取顺译与调整、直译与意译、合并与拆分、增译和删减等多种翻译方法与技巧,旨在从关怀读者的视角,在合理的范围内发挥译者主体性,为目标读者提供优质的译文。经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深刻认识到在合理范围内充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法律翻译文学作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该书属于普法类的学术著作,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关怀读者,从尽可能让读者理解原文的角度进行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庆明;刘婷婷;;译者主体性与翻译过程的伦理思考——以文学翻译为例[J];外语教学;2011年04期

2 赵德全;宁志敏;;多元文化系统视角下的“直译”和“意译”[J];上海翻译;2009年03期

3 沈明;;法律与文学:可能性及其限度[J];中外法学;2006年03期

4 申连云;形合与意合的语用意义及翻译策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6 林宝煊;谈“名从主人”与“约定俗成”[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昭俊;英国18到19世纪中期版权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1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801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e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