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络中科技中介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0 16:52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水平的提升则需要整个国家创新网络系统中不同主体的自主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移与转化。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转移的重要媒介与平台,科技中介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是我国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重点内容。因此,对创新网络中科技中介的作用机制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创新网络与科技中介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创新网络中科技中介的作用路径及影响因素,以微观嵌入机理、宏观结构改变、系统效能提升的逻辑思路,对创新网络中科技中介的信息不对称规避机制、网络结构改善机制、知识流动促进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了创新网络的组成要素,并探讨了企业、政府、高校、金融机构、科技中介等要素之间的关联。从不同视角出发对科技中介进行了分类,归纳了科技中介在创新网络中的功能定位。对创新网络中科技中介的作用进行了理论解释并分析了其逻辑框架。(2)归纳了科技中介在创新网络中的作用路径,其主要包括:对接技术交易、协同合作研发、孵化创业企业。从科技中介、大学、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创新网络中科技中介的作用机制研究


爱尔兰服务与商业过程创新产业的创新网络结构图(无cTTO嵌入)

网络结构图,商业过程,爱尔兰,创新网络


有效规模 127.405。排名紧随其后的节点包括 Microsoft、UCD/TTO、NUIG/TTO、UCC/TTO,可以发现,与中间中心度测量结果类似,大学及其 TTO 与国际大型企业占据了结构洞有效规模的前几位。说明它们在该创新网络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同时,这些节点的限制度都非常低,均小于 0.1,说明它们受其他节点的控制较弱。相反那些有效规模低的节点限制度反而较大,说明受其他节点限制较为严重。(2)包含 cTTO 节点创新网络的结构分析①网络结构图引入国家中心技术转移办公室(cTTO)节点,根据其现实职能,将其与不同的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相连接。使用Ucinet6中的Netdraw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得到图 5-9。从图 5-9 可以看出,处于核心位置的节点依然是跨国大型企业、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以及少量爱尔兰本土企业。与无 cTTO 嵌入的创新网络结构图对比,Microsoft、Intel、IBM、Novartis 、UCD/TTO、UCC/TTO、NUIG/TTO、WIT/TTO 等节点依然处于网络中心的位置,但除此之外,TCD/TTO、UL/TTO、cTTO 等节点也出现在创新网络结构图的中心位置。

界面图,界面图


图 6-2 仿真界面图李金华(2008)[355]同样基于 SKIN 模型构建了创新网络仿真模型,其将 SKIN模型中知识三元组简化为知识二元组的思路,与本研究模型有着较高的相似度与可比较性,所以本仿真实验中部分参数设置参考其研究内容。李金华的研究中设置初始企业总数为 36 个,行业技术类型为 20,技术层次初始最大值为 10,个体初始知识集长度为 6,设置迭代时间单元数为 150,可以分别对应本研究中相关参数:number-of-innovators,length-global-knowledge-gene,initial-max-expertise,length-innovator-gene,stop-ticks,这些参数参照李金华的研究进行设置。考虑创新个体一般只会付出部分储备知识与其他创新个体合作,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要实现知识互补,所以本研究中设定创新个体将自身一半的知识用于合作创新,即知识交互基因长度(n-interaction)为 3。非中介会员创新个体寻求科技中介帮助的概率(become-member-probability)能够代表创新个体通过科技中介寻找合作伙伴的热情,一定程度象征了高校、企业等对科技中介的信任程度。目前,我国科技研发成果经科技中介转化的不足四成[140],表明我国科技中介与其他创新个体互动性偏低,所以在基础实验中,设置 become-member-probability=0.4。科技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熊彼特主义视角下基于主体的计算经济学研究[J]. 李律成,Petra Ahrweiler,熊航.  经济学动态. 2017(07)
[2]爱尔兰大学技术转移的经验及启示[J]. 李律成,程国平.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3)
[3]孵化支持会促进创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吗?——在孵企业研发人力资源的调节作用[J]. 王是业,武常岐.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7(02)
[4]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机制研究[J]. 李律成,李明.  管理现代化. 2016(06)
[5]基于博弈论的有无中介参与的信息传播研究[J]. 王卫,史锐涵,闫帅.  情报工程. 2016(05)
[6]技术转移服务中介机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青岛市的实证研究[J]. 张艳青.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7]结构洞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知识搜索与转移的视角[J]. 应洪斌.  科研管理. 2016(04)
[8]基于OWA算子的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 刘玉敏,康倩倩,王宁.  管理现代化. 2016(02)
[9]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研究[J]. 苏屹,姜雪松,雷家骕,林周周.  中国软科学. 2016(03)
[10]高校技术转移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范柏乃,余钧.  科学学研究. 2015(12)

博士论文
[1]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与协同演化研究[D]. 汪良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2]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 王涛.山东大学 2012
[3]区域性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D]. 张卫东.吉林大学 2011
[4]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D]. 周立军.南开大学 2009
[5]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知识转移策略研究[D]. 邓灵斌.武汉大学 2008
[6]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 朱建军.东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09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909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