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08 22:28
  1995年生效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草案)》确立了各国必须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标准,知识产权制度影响着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作为成员国必须履行协定规定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义务,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作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尚属于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技术依存度较低,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下的地位。因此,如何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趋利避害,确定应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正确措施,更好的吸收和利用外资,促进技术进步以更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采用Ginarte-Park指数衡量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强度,用司法保护、行政保护、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监督制衡来度量我国知识产权执法强度,立法强度与执法强度的乘积构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首先,用1993年至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因变量,市场因素、贸易开放度、成本因素、聚集效应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五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吸收FDI起促进作用。其次,进一步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我...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988一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GDP份额的变化单位:%资料来源:根据198弘一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外资,资料来源,实际使用,单位


如图4一1所示。2008年各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排名后五位的依次是: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从2008的排名来看,高居榜首的几个省份大多都处于东部沿海地区,而排行榜的另一端的省份大多处于西部地区。这说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是存在东、中、西区域差异的。尽管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空间上逐步由东部向中部和西部推进,但至今仍未改变高度集中在沿海的格局。东部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3.5%,人口约占全国的42.7%,而国内生产总值则占全国的64.6%。由此可见,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70一—-一一---一—一______30}一二一,一二20卜~一竺二~卜嗒‘玉一‘..‘暴申dOO.~.一书~.

区域分布,实际利用外资,走势图,单位


尹尹尹尹尹尹护护沪沪年份图4一 31990一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走势图(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投资指南 http://www.fdi.gov.cn总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域分布中东部地带占据绝对优势,FDI区域分布差异异常悬殊,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比重上,目前我国吸收的FDI仍然集中在东部地带,而占全国的83.4%面积、人口占全国近60%的中西部地带吸引的FDI仍然很少。进入21世纪后,随着FDI继续向东、北部扩散,珠江三角洲吸引FDI的步伐明显放缓,广东在全国和东部地带的FDI中所占的份额正逐渐减少;而沿海的各省市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实际FDI总量却在飞速增长


本文编号:2965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965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