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3 07:32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标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作为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商标为企业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润,驱使着商家尽可能的想要发挥出商标的价值,从而做出一些极端的做法,而这种极端的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商标权滥用现象的发生。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普及与制度发展的时间只有一二十年,相对来说各方面都还不是很完善,随着近年来宣传的不断深入,全社会的商标保护意识已经有很大提高了,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商标权滥用问题也不断的出现。而对于商标权滥用问题的解决,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上对这方面的规定不是特别的系统,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研究商标权滥用的相关理论,并加以概括分析,探寻商标权滥用的本质以及出现的原因。规制商标权滥用行为应该在充分的保护商标专有权的基础上,同时吸取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加强我国在规制商标权滥用上的力度。近年来,我国企业饱受商标权诉讼的烦恼,为了使我国的民族企业可以健康的发展,保障社会市场竞争秩序的稳定,有效地对商标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商标及商标权滥用的概述出发,总结出几种典型的商标权滥用的现象,然后通过对于...
【文章来源】: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商标权滥用基本理论
1.1 商标及商标权滥用的含义
1.1.1 商标
1.1.2 商标权
1.1.3 商标权滥用的含义
1.2 商标权滥用的性质及特点
1.2.1 商标权滥用的特点
1.2.2 商标权滥用行为的性质
1.3 商标权滥用的基本理论
1.3.1 商标权滥用的有关理论
1.3.2 对商标权滥用的界定
1.3.3 商标权滥用的构成要件
第二章 商标权滥用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
2.1 商标权滥用的表现形式
2.1.1 妨碍他人对商标的合理使用
2.1.2 商标平行进口中的限制竞争行为
2.1.3 域名反向侵夺
2.1.4 妨碍先使用权人对商标的使用
2.2 商标权滥用行为的危害
2.2.1 商标权滥用行为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2.2.2 商标权滥用行为损害了相关竞争者的利益
2.2.3 商标权滥用行为影响我国当前市场发展的正常发展
2.3 商标权滥用的原因分析
2.3.1 商标权滥用产生的政治原因
2.3.2 商标权滥用产生的经济原因
2.3.3 商标权滥用产生的法律原因
2.3.4 商标权滥用产生的社会原因
第三章 对商标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3.1 我国目前商标权滥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3.1.1 我国公众观念滞后
3.1.2 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全面
3.1.3 实践中受到侵害后请求赔偿操作困难
3.1.4 随着我国民族品牌的建设而引发的问题
3.2 国外对商标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3.2.1 对照专利权的滥用予以规制(以德国及欧盟为主)
3.2.2 依照判例予以解决(以美国为主)
3.2.3 在立法中予以细化(以美国和欧盟为主)
3.3 规制商标权滥用行为的理论依据
3.3.1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3.3.2 资源有限原理
3,3,3 利益平衡原则
第四章 完善我国对商标权滥用规制措施的构想
4.1 我国现行法律对商标权滥用的规制
4.1.1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行政法规对于商标权滥用的有关规定
4.1.2 我国《商标法》对于商标权滥用的有关规定
4.1.3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4.2 对商标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的意义
4.2.1 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4.2.2 保护相关竞争者的利益
4.2.3 保护我国经济市场秩序的稳定
4.3 完善我国商标权滥用规制措施的建议
4.3.1 民商法体系内部对商标权滥用的规制
4.3.2 外部法律对商标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新商标法与TRIPS协议之差距及其完善[J]. 陈小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11)
[2]知识产权法律全球化的演进[J]. 郑万青. 知识产权. 2005(05)
[3]推进中的日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J]. 朱兴国. 知识产权. 2005(05)
[4]论注册商标的合理使用[J]. 杨淑霞,李彬.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03)
[5]商标权担保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 沈杨. 电子知识产权. 2004(04)
[6]TRIPs协议竞争规则研究[J]. 董涛.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3)
[7]从“Playboy”公司诉“Terri Welles”案看商标的合理使用[J]. 李娟. 知识产权. 2002(04)
[8]如何界定商标的合理使用[J]. 刘瑞霓. 中华商标. 2002(03)
[9]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若干思考[J]. 张今. 政法论坛. 2000(02)
[10]论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J]. 肖黎明. 律师世界. 1999(04)
博士论文
[1]企业商业标记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 张术麟.中央民族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商号权保护的不足与完善[D]. 成华清.湖南大学 2008
[2]驰名商标国际化趋势法律对策研究[D]. 任良芳.重庆大学 2008
[3]论未注册商标的立法保护[D]. 张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4482
【文章来源】: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商标权滥用基本理论
1.1 商标及商标权滥用的含义
1.1.1 商标
1.1.2 商标权
1.1.3 商标权滥用的含义
1.2 商标权滥用的性质及特点
1.2.1 商标权滥用的特点
1.2.2 商标权滥用行为的性质
1.3 商标权滥用的基本理论
1.3.1 商标权滥用的有关理论
1.3.2 对商标权滥用的界定
1.3.3 商标权滥用的构成要件
第二章 商标权滥用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
2.1 商标权滥用的表现形式
2.1.1 妨碍他人对商标的合理使用
2.1.2 商标平行进口中的限制竞争行为
2.1.3 域名反向侵夺
2.1.4 妨碍先使用权人对商标的使用
2.2 商标权滥用行为的危害
2.2.1 商标权滥用行为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2.2.2 商标权滥用行为损害了相关竞争者的利益
2.2.3 商标权滥用行为影响我国当前市场发展的正常发展
2.3 商标权滥用的原因分析
2.3.1 商标权滥用产生的政治原因
2.3.2 商标权滥用产生的经济原因
2.3.3 商标权滥用产生的法律原因
2.3.4 商标权滥用产生的社会原因
第三章 对商标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3.1 我国目前商标权滥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3.1.1 我国公众观念滞后
3.1.2 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全面
3.1.3 实践中受到侵害后请求赔偿操作困难
3.1.4 随着我国民族品牌的建设而引发的问题
3.2 国外对商标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3.2.1 对照专利权的滥用予以规制(以德国及欧盟为主)
3.2.2 依照判例予以解决(以美国为主)
3.2.3 在立法中予以细化(以美国和欧盟为主)
3.3 规制商标权滥用行为的理论依据
3.3.1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3.3.2 资源有限原理
3,3,3 利益平衡原则
第四章 完善我国对商标权滥用规制措施的构想
4.1 我国现行法律对商标权滥用的规制
4.1.1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行政法规对于商标权滥用的有关规定
4.1.2 我国《商标法》对于商标权滥用的有关规定
4.1.3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4.2 对商标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的意义
4.2.1 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4.2.2 保护相关竞争者的利益
4.2.3 保护我国经济市场秩序的稳定
4.3 完善我国商标权滥用规制措施的建议
4.3.1 民商法体系内部对商标权滥用的规制
4.3.2 外部法律对商标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新商标法与TRIPS协议之差距及其完善[J]. 陈小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11)
[2]知识产权法律全球化的演进[J]. 郑万青. 知识产权. 2005(05)
[3]推进中的日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J]. 朱兴国. 知识产权. 2005(05)
[4]论注册商标的合理使用[J]. 杨淑霞,李彬.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03)
[5]商标权担保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 沈杨. 电子知识产权. 2004(04)
[6]TRIPs协议竞争规则研究[J]. 董涛.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3)
[7]从“Playboy”公司诉“Terri Welles”案看商标的合理使用[J]. 李娟. 知识产权. 2002(04)
[8]如何界定商标的合理使用[J]. 刘瑞霓. 中华商标. 2002(03)
[9]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若干思考[J]. 张今. 政法论坛. 2000(02)
[10]论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J]. 肖黎明. 律师世界. 1999(04)
博士论文
[1]企业商业标记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 张术麟.中央民族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商号权保护的不足与完善[D]. 成华清.湖南大学 2008
[2]驰名商标国际化趋势法律对策研究[D]. 任良芳.重庆大学 2008
[3]论未注册商标的立法保护[D]. 张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4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97448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