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EA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预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7 16:56
分析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主体、客体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所隐匿的风险特点,指出作为质押融资真正主体的中小企业主动进行风险预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于FMEA方法构建有助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范的预警模式,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借助该模式目标企业能够提前采取风险预防措施,及时发现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中的风险隐患,并加以纠偏,最终使目标企业能够降低其中风险,顺利融资。
【文章来源】:经济问题.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预警流程
通过访谈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与相关研究人员交流以及查阅文献,首先根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目标和系统运营环境,确定风险预警的范围。然后由企业风险控制部门分析识别该系统的各失效模式, 明确导致其风险因素,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进行分级。运用德尔菲法(Delphi)具体评估每一风险因素的深度、频度及风险可被探测的程度(见表1、表2、表3),三者相乘得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优先数RPN,若RPN较大,说明风险较为严峻,应在之后对该超出警戒范围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以此将风险因素控制在“安全区”;若RPN较小,说明该风险可以接受,则必须详细备案该风险状态。此举是为增加预警模式对于风险预警过程中各信息的辨识,通过详细记录,及时反馈,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增强识别依据信息的质量。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一方面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企业合理正当承担风险提供有益的帮助。通常完成此目标不单指采用一种对策,更会是几种对策的组合,根据知识产权质押标的特征,结合企业自身条件综合考虑,制定一系列相对应的预防措施。项目完成非一日之功,风险预警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在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前、过程中反复地运用该流程,确保最终融资顺利。四、基于FMEA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预警模式分析
FMEA实际上由故障模式分析(FMA)和故障影响分析(FEA)两部分组成。198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了FMEA的国际标准“IEC812-1985”,推动了FMEA方法的国际化。我国较早引入该方法,并于1987年颁布了国家“标准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GB/T 7826-1987”,标准的颁布实施使得FMEA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新设计、新技术、新过程的建立、修改、评估等项目中起了重要作用。FMEA方法能够适用于目标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每一个项目进程以及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协动影响。该方法通过识别项目中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分析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项目故障及失效模式,以此尽可能在现有技术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措施,控制风险的发生概率或者减轻事件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FMEA在工业生产、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风险管理中有着非常广泛且成熟的应用,并有良好的反馈。FMEA的基本原理(见图1)是基于系统的故障识别,首先利用头脑风暴法或者德尔菲诺法对系统的失效模式,即发生故障时的系统状态,进行识别与罗列。然后分别对各失效模式所对应的技术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Severity,简称“S”)进行打分评估,还需要对该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Likelihood of Occurrence,简称“O”)与造成该事件的故障的发生频率进行打分评估,并对现行的对于该故障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估,确定该故障在目前原因控制方法下的可探测度(Likelihood of Detection,简称“D”)。之后便可得出风险优先数RPN,该数是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可探测度三项的乘积,简单而言,相乘的数值越高,表明潜在的问题越严重。根据RPN的数值结果,评估该潜在风险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如果需要采取应对措施,应先集中解决优先数高的故障,逐次往下,直至所有故障都在可接受范围内为止。结束该阶段的FMEA流程后,进入下一阶段循环进行技术风险管理,直至项目完成。(二) FMEA方法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预警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质押融资流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研究[J]. 南星恒,杨丹. 科技管理研究. 2019(13)
[2]知识产权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机理与路径选择[J]. 顾晓燕. 经济问题. 2018(10)
[3]考虑专家共识的改进FMEA风险评估方法[J]. 王睿,李延来,朱江洪,杨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06)
[4]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开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 王春凤,孟庆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6)
[5]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演化监测模型——基于多主体动态博弈[J]. 刘忆,闵剑. 财会通讯. 2017(05)
[6]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动态监控平台构建与实现[J]. 鲍新中,王言,霍欢欢,樊瑞炜. 科技管理研究. 2016(20)
[7]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研究——基于银行视角[J]. 鲍新中,董玉环.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6(02)
[8]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预警评价研究[J]. 何慧芳,刘长虹.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4)
[9]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基于银行角度[J]. 章洁倩. 科学管理研究. 2013(02)
[10]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其完善对策研究[J]. 冯晓青. 河北法学. 2012(12)
本文编号:3003400
【文章来源】:经济问题.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预警流程
通过访谈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与相关研究人员交流以及查阅文献,首先根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目标和系统运营环境,确定风险预警的范围。然后由企业风险控制部门分析识别该系统的各失效模式, 明确导致其风险因素,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进行分级。运用德尔菲法(Delphi)具体评估每一风险因素的深度、频度及风险可被探测的程度(见表1、表2、表3),三者相乘得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优先数RPN,若RPN较大,说明风险较为严峻,应在之后对该超出警戒范围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以此将风险因素控制在“安全区”;若RPN较小,说明该风险可以接受,则必须详细备案该风险状态。此举是为增加预警模式对于风险预警过程中各信息的辨识,通过详细记录,及时反馈,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增强识别依据信息的质量。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一方面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企业合理正当承担风险提供有益的帮助。通常完成此目标不单指采用一种对策,更会是几种对策的组合,根据知识产权质押标的特征,结合企业自身条件综合考虑,制定一系列相对应的预防措施。项目完成非一日之功,风险预警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在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前、过程中反复地运用该流程,确保最终融资顺利。四、基于FMEA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预警模式分析
FMEA实际上由故障模式分析(FMA)和故障影响分析(FEA)两部分组成。198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了FMEA的国际标准“IEC812-1985”,推动了FMEA方法的国际化。我国较早引入该方法,并于1987年颁布了国家“标准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GB/T 7826-1987”,标准的颁布实施使得FMEA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新设计、新技术、新过程的建立、修改、评估等项目中起了重要作用。FMEA方法能够适用于目标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每一个项目进程以及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协动影响。该方法通过识别项目中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分析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项目故障及失效模式,以此尽可能在现有技术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措施,控制风险的发生概率或者减轻事件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FMEA在工业生产、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风险管理中有着非常广泛且成熟的应用,并有良好的反馈。FMEA的基本原理(见图1)是基于系统的故障识别,首先利用头脑风暴法或者德尔菲诺法对系统的失效模式,即发生故障时的系统状态,进行识别与罗列。然后分别对各失效模式所对应的技术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Severity,简称“S”)进行打分评估,还需要对该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Likelihood of Occurrence,简称“O”)与造成该事件的故障的发生频率进行打分评估,并对现行的对于该故障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估,确定该故障在目前原因控制方法下的可探测度(Likelihood of Detection,简称“D”)。之后便可得出风险优先数RPN,该数是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可探测度三项的乘积,简单而言,相乘的数值越高,表明潜在的问题越严重。根据RPN的数值结果,评估该潜在风险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如果需要采取应对措施,应先集中解决优先数高的故障,逐次往下,直至所有故障都在可接受范围内为止。结束该阶段的FMEA流程后,进入下一阶段循环进行技术风险管理,直至项目完成。(二) FMEA方法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预警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质押融资流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研究[J]. 南星恒,杨丹. 科技管理研究. 2019(13)
[2]知识产权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机理与路径选择[J]. 顾晓燕. 经济问题. 2018(10)
[3]考虑专家共识的改进FMEA风险评估方法[J]. 王睿,李延来,朱江洪,杨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06)
[4]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开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 王春凤,孟庆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6)
[5]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演化监测模型——基于多主体动态博弈[J]. 刘忆,闵剑. 财会通讯. 2017(05)
[6]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动态监控平台构建与实现[J]. 鲍新中,王言,霍欢欢,樊瑞炜. 科技管理研究. 2016(20)
[7]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研究——基于银行视角[J]. 鲍新中,董玉环.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6(02)
[8]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预警评价研究[J]. 何慧芳,刘长虹.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4)
[9]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基于银行角度[J]. 章洁倩. 科学管理研究. 2013(02)
[10]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其完善对策研究[J]. 冯晓青. 河北法学. 2012(12)
本文编号:3003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00340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