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品的专利保护
发布时间:2021-02-20 02:55
本论文以“金融产品的专利保护”作为研究的主题与方向。作为一个香港研究生,在这个论题上并没有根据香港现时的专利保护状态来进行研究,因为自香港回归以後,虽然保留大部份英治时代的法例,但在知识产权及专利方面都是以国家法规为先,所以本论文就以宏观的角度和我国相关的法律意义来进行研究。基本上在研究一个知识产权、或称知慧财产的保护时,可以根据广阔的知识产品保护或在专利立法层面的某种专利保护模式来研究,这个研究将把论证的范围放在专利保护范畴内,同时亦论及针对论题标的「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内各种选择。論文的一個基本论點是金融產品是否比較適宜以商業方法的专利保護方式来實施保護。所以前提也必须澄清金融產品是產品,還是方法,應視為“產品孈?币只蚴恰胺椒▽@?薄;?旧稀⒔鹑诋a品只不過是一種經營中直接或簡接獲取利益的工具之名稱。在商業營運,管理学及经济学中的定義,任何能獲取利益的東西都稱之為產品。购买者购买产品并非购买产品的单纯购买表面,而是购买产品能提供予的价值。而本论文的研究把金融产品划分为投资性(交易性)和工具性(金融管理工具),其中投资性的、如证券及各种储蓄存款已广泛被作用为群众的资金寄托工具,与一...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析
第三节 确立保护金融产品知识产权的必要性
第四节 金融产品与知专利慧财产的关系,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
一、知识产权的民事司法保护
二、知识产权的行政司法保护
三、知识产权的刑事司法保护
四、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
第五节 产品专利和方明专利的区别,探讨何种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最为适合和研究假设
第六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七节 发现、创新及贡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评析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简述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中有关专利保护利益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中有关法与形式性经济的模型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结论
第五节 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原理
第六节 针对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文献综述
第七节 相关文献与论题的关联性及联系
第三章 金融产品之定义及特质,与社会和经济的关联
第一节 产品的一般定义
第二节 金融产品的定义,与社会及经济的联系,保护的必要性
第三节 工具性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的辨识
第四节 保护客体的介定
一、衍生性金融产品的意义
二、金融投资管理工具
三、新金融产品与衍生性金融产品之关系
第五节 衍生金融产品之类型和特质
第六节 新金融产品之类型和特质
一、结构型债券
二、指数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 Fund, ETF)
三、新型基金
四、投资型保单
五、可转换公司债资产交换
第七节 衍生性与新金融产品性质之分析比较
第四章 金融产品专利保护的要件
第一节 中国
第二节 美国
一、美国一般发明之专利要件
二、商业方法专利要件
第三节 日本
一、一般发明之专利要件
二、商业方法专利要件
第四节 欧洲共同体(欧体)
一、一般发明专利要件
二、商业方法专利要件
第五节 我国台湾
一、一般发明专利要件
二、商业方法专利要件
第六节 总结
第五章 金融产品专利案例探讨
第一节 中国
一、商业方法专利申请的现状
二、我国银行申请的金融产品专利概况
三、已公开之金融产品商业方法专利的主要分布领域
第二节 美国
第三节 日本
第四节 欧洲共同体
一、重要司法案例
二、相关专利实例
第五节 台湾
一、重要司法案例
二、相关专利实例
第六章 金融产品取得专利保护之方式研究
第一节 金融产品知识产权的可能模式与假设
第二节 商业方法
第三节 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
第四节 金融产品取得专利方式之探讨
第五节 金融产品的专利方式发展探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研究成果
第一节 确立了金融产品的保护对金融业以致经济的影响程度
第二节 金融业界对金融产品专利保护的态度
第三节 对其他可能实施在于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的排斥结论
第四节 金融产品专利进一步的研究范畴
参考文献
附页
致谢-後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金融业商业方法专利实证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张玉蓉,余翔. 知识产权. 2008(02)
[2]美、日、欧商业方法专利授权条件之比较[J]. 苏运来. 商业研究. 2007(04)
[3]中国从容面对外资银行开放[J]. 易宪容. WTO经济导刊. 2006(12)
[4]电子商务商业方法专利的创造性判断标准分析[J]. 郭斯伦.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6(03)
[5]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美国的实践及其启示[J]. 张平. 法商研究. 2005(04)
[6]论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利益平衡[J]. 李颖怡,林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7]美国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及其启示[J]. 戴志敏,陈立毅.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3(11)
[8]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的创造性标准——美、日、欧三方专利审查之比较[J]. 张平. 知识产权. 2003(01)
[9]论电子商务与专利权[J]. 王伟军,夏倩芳,徐锐. 中国软科学. 2001(06)
[10]简论电子商务的商业方法专利[J]. 郑万青,姜文鹏. 知识产权. 2001(02)
博士论文
[1]论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监管[D]. 成向阳.中国政法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商业银行的金融专利保护问题研究[D]. 倪颂军.湖南师范大学 2005
[2]银行业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研究[D]. 章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3]我国商业银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 林小爱.华中科技大学 2005
[4]基于金融创新的金融专利研究[D]. 夏志华.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42111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析
第三节 确立保护金融产品知识产权的必要性
第四节 金融产品与知专利慧财产的关系,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
一、知识产权的民事司法保护
二、知识产权的行政司法保护
三、知识产权的刑事司法保护
四、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
第五节 产品专利和方明专利的区别,探讨何种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最为适合和研究假设
第六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七节 发现、创新及贡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评析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简述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中有关专利保护利益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中有关法与形式性经济的模型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结论
第五节 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原理
第六节 针对金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文献综述
第七节 相关文献与论题的关联性及联系
第三章 金融产品之定义及特质,与社会和经济的关联
第一节 产品的一般定义
第二节 金融产品的定义,与社会及经济的联系,保护的必要性
第三节 工具性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的辨识
第四节 保护客体的介定
一、衍生性金融产品的意义
二、金融投资管理工具
三、新金融产品与衍生性金融产品之关系
第五节 衍生金融产品之类型和特质
第六节 新金融产品之类型和特质
一、结构型债券
二、指数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 Fund, ETF)
三、新型基金
四、投资型保单
五、可转换公司债资产交换
第七节 衍生性与新金融产品性质之分析比较
第四章 金融产品专利保护的要件
第一节 中国
第二节 美国
一、美国一般发明之专利要件
二、商业方法专利要件
第三节 日本
一、一般发明之专利要件
二、商业方法专利要件
第四节 欧洲共同体(欧体)
一、一般发明专利要件
二、商业方法专利要件
第五节 我国台湾
一、一般发明专利要件
二、商业方法专利要件
第六节 总结
第五章 金融产品专利案例探讨
第一节 中国
一、商业方法专利申请的现状
二、我国银行申请的金融产品专利概况
三、已公开之金融产品商业方法专利的主要分布领域
第二节 美国
第三节 日本
第四节 欧洲共同体
一、重要司法案例
二、相关专利实例
第五节 台湾
一、重要司法案例
二、相关专利实例
第六章 金融产品取得专利保护之方式研究
第一节 金融产品知识产权的可能模式与假设
第二节 商业方法
第三节 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
第四节 金融产品取得专利方式之探讨
第五节 金融产品的专利方式发展探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研究成果
第一节 确立了金融产品的保护对金融业以致经济的影响程度
第二节 金融业界对金融产品专利保护的态度
第三节 对其他可能实施在于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的排斥结论
第四节 金融产品专利进一步的研究范畴
参考文献
附页
致谢-後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金融业商业方法专利实证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张玉蓉,余翔. 知识产权. 2008(02)
[2]美、日、欧商业方法专利授权条件之比较[J]. 苏运来. 商业研究. 2007(04)
[3]中国从容面对外资银行开放[J]. 易宪容. WTO经济导刊. 2006(12)
[4]电子商务商业方法专利的创造性判断标准分析[J]. 郭斯伦.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6(03)
[5]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美国的实践及其启示[J]. 张平. 法商研究. 2005(04)
[6]论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利益平衡[J]. 李颖怡,林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7]美国金融类商业方法专利及其启示[J]. 戴志敏,陈立毅.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3(11)
[8]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的创造性标准——美、日、欧三方专利审查之比较[J]. 张平. 知识产权. 2003(01)
[9]论电子商务与专利权[J]. 王伟军,夏倩芳,徐锐. 中国软科学. 2001(06)
[10]简论电子商务的商业方法专利[J]. 郑万青,姜文鹏. 知识产权. 2001(02)
博士论文
[1]论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监管[D]. 成向阳.中国政法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商业银行的金融专利保护问题研究[D]. 倪颂军.湖南师范大学 2005
[2]银行业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研究[D]. 章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3]我国商业银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 林小爱.华中科技大学 2005
[4]基于金融创新的金融专利研究[D]. 夏志华.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42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04211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