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证券化探析 ——兼议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和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1-03-02 07:0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应运而生。作为一项金融创新技术,知识产权证券化有助于充分挖掘知识产权的内在价值并促进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作为一种崭新的融资工具,知识产权证券化可以让发起人在保留知识产权所有权的情况下提前获取知识产权的未来收益,从而避免了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鉴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少,还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本文从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出发,在结合产品生产周期理论分析了知识产权资产的现金流特点和风险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证券化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之后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并分类予以经验总结,最后在全面分析了中国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可行性环境之后,提出了中国的可行性模式。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和改进,并讨论了实物期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价值纠偏中的应用。第三部分从基础资产池的组建、发行载体的模式选择、信用评级与增级、偿付结构与现金流分配、运作流程等...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2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
    2.1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相关文献回顾
    2.2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2.3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
    2.4 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和改进
        2.4.1 成本法的应用和改进
        2.4.2 市场法的应用和改进
        2.4.3 收益法的应用和改进
    2.5 实物期权法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2.5.1 实物期权法简介
        2.5.2 实物期法的应用
        2.5.3 对实物期权法的评价
    2.6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知识产权价值纠偏中的应用
        2.6.1 基本步骤
        2.6.2 应用举例
    2.7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实际操作步骤
3 知识产权证券化:结构设计、运作流程与特性分析
    3.1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相关文献回顾
    3.2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3.2.1 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分析原理
        3.2.2 资产重组原理
        3.2.3 风险隔离原理
        3.2.4 信用增级原理
    3.3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结构设计和运作流程
        3.3.1 现金流特点和风险
        3.3.2 基础资产池的组建
        3.3.3 发行载体的模式选择和资产转移
        3.3.4 信用评级和增级
        3.3.5 偿付结构和现金流分配
        3.3.6 运作流程
    3.4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点与优势
    3.5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与对策
4 知识产权证券化:国外实践案例分析
    4.1 版权证券化案例分析
        4.1.1 “大卫·鲍伊”音乐版权证券化案例分析
        4.1.2 “梦工厂”电影版权证券化案例分析
        4.1.3 版权证券化的其它案例简介
        4.1.4 对版权证券化的经验总结
    4.2 专利权证券化案例分析
        4.2.1 耶鲁大学案例分析
        4.2.2 “Royalty Pharma”案例分析
        4.2.3 专利权证券化的其它案例简介
        4.2.4 对专利权证券化的经验总结
    4.3 商标权证券化案例分析
        4.3.1 “Guess? Inc.”案例分析
        4.3.2 商标权证券化的其它案例简介
        4.3.3 对商标权证券化的经验总结
5 知识产权证券化: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与模式选择
    5.1 中国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有利条件
    5.2 中国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阻碍因素
    5.3 中国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政策建议和模式选择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版权证券化的困境析[J]. 张敏.  当代经济管理. 2007(06)
[2]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理论与发展策略研究[J]. 余振刚,邱菀华,余振华.  科学学研究. 2007(06)
[3]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机遇与风险[J]. 钟基立.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4]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模式设计[J]. 杨亚西,杨波.  特区经济. 2007(10)
[5]我国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探究[J]. 陈元芳.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09)
[6]知识产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研究[J]. 陈春晖,曾德明,朱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7)
[7]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与途径分析[J]. 何丽梅,周婕.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7(07)
[8]知识产权产业化金融支持制度研究——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制度性融合[J]. 肖尤丹.  知识产权. 2007(03)
[9]基于实物期权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价体系研究[J]. 张涛,杨晨.  科学管理研究. 2007(02)
[10]浅析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与对策[J]. 陈元芳,骆建.  考试周刊. 2007(04)

博士论文
[1]基于市场的技术型资产价值评估与价格确定研究[D]. 王莉.天津大学 2006
[2]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实践研究[D]. 吴海峰.南京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国资产证券化相关问题研究[D]. 罗光兴.北京大学 2007
[2]我国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 袁腊梅.华东政法大学 2007
[3]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研究[D]. 李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4]资产证券化SPV的税收法律问题研究[D]. 王成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5]资产证券化之资产分割研究[D]. 肖晓.西南政法大学 2007
[6]基于实物期权的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研究[D]. 洪峰.浙江大学 2006
[7]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及其应用[D]. 江高.天津大学 2005
[8]专利价值评估的实物期权方法[D]. 马忠明.华中科技大学 2004
[9]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的相关问题研究[D]. 段伟花.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8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058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1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