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2 04:5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科技为基础的数字图像已逐渐替代传统胶卷照片,走进了千家万户。由于数字图像不需要胶卷等感光材料,拍摄之后以数字形式储存,并且能够直接被复制、转移到其他储存工具,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对其随意复制和再次及至无限次地传播,不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已经很难区分和认定的图片经过复制后的前后不同,因而导致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出现,所以对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以数字图像作品为题材,首先从作品创作特点和传播应用的角度切入到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结合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基础理论,对数字图像及其所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与保护概念作了简要介绍,其次分析了当前数字图像知识产权国内外保护的现状,指出了数字图像作品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对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在新兴的数字传播平台面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完善制度措施以保护创作成果的考虑,从“五个需要”方面分析和论述了对数字图像作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进而从强化自我保护、司法行政保障、行业监管自律以及采取技术手段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并完善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2 数字图像及其知识产权保护理论概述
    2.1. 数字图像相关概念
    2.2. 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技术分析
    2.3. 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文献综述
3 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3.2 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3 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
4 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及应对措施
    4.1 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
    4.2 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措施
    4.3 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措施
    4.4 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措施
    4.5 数字图像知识产权保护的组织措施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提高数字水印鲁棒性的算法研究[J]. 李文雄,刘玉君,王伟祥.  微计算机信息. 2006(09)
[2]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现状与展望[J]. 刘颖,封玮.  情报科学. 2005(07)
[3]零水印的概念与应用[J]. 温泉,孙锬锋,王树勋.  电子学报. 2003(02)
[4]知识产权的性质——以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为例[J]. 陈亚飞,寿伯忠.  浙江学刊. 2002(02)
[5]网络与知识产权保护[J]. 管育鹰.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2(03)
[6]基于公平交易协议的数字图像电子交易方案[J]. 徐军,叶澄清,蒋晓宁.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2(02)
[7]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J]. 王惠英.  实事求是. 2002(01)
[8]“数字地球”和“数字福建”[J]. 王钦敏.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9]加密技术与信息认证技术[J]. 金武.  华南金融电脑. 2000(10)
[10]多媒体数字水印技术[J]. 张春田,苏育挺,管晓康.  通信学报. 2000(09)



本文编号:3201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01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3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