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政府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6 11:59
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石,是国际上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和竞争焦点,对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的保护则尤为重要。随着转基因生物遭遇全球保护主义的挑战、知识产权自身的界限与权力的异化、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的失灵,呼唤着政府对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的规制。“规制”一词,来源于英文"regulation",是指按一定的规则、方法或确立的模式进行调整,依一定的规则或限制进行指导。在一些相关的中文著作中,它也被译为管制,但实质都一样,是政府运用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等手段控制企业的行为。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没有沿袭转基因知识产权习惯性分析方法——采用法律视角分析。我国理论界对转基因知识产权的政府规制研究处于尚起步阶段。通过深入细致的讨论,本文认为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应有的客体范畴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微生物、基因方法、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基因产品和新用途八大要件。目前,我国政府主要通过禁止或允许对转基因生物申请专利以及激励制造转基因生物制品的生物企业两种方式对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进行规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政府对转基因知识产权的规制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仍...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框架
四、可能的创新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 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边界
(一) 转基因植物
(二) 转基因动物
(三) 转基因微生物
(四) 基因方法
(五) 基因序列
(六) 生物信息
(七) 基因产品
(八) 新用途专利
第三章 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规制的理论探索
一、转基因知识产权政府规制的理论
(一) 政府规制的概念、理论依据和发展历程
(二) 政府规制转基因知识产权的理论依据
二、政府规制介入转基因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三、政府规制转基因知识产权保护的一般方法
四、我国政府规制转基因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 缺乏对垄断的反应机制
(二) 缺乏对转基因生物的专利缺失的弥补
(三) 缺乏对知识产权利益相关人的意识引导
五、面临挑战和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四章 发达国家转基因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规制经验凝炼
一、美国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政府规制
(一) 结合国家和企业竞争的需要颁布或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二) 提高专利制度在保护中的地位拓展专利保护客体边界
(三) 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在国际贸易中加强保护力度
(四)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积极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二、日本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政府规制
(一) 实施政府介入由政府制定知识产权战略
(二) 对知识产权的国际化趋势做出积极的应对
(三) 提升大学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加强“产官学”的合作
三、欧洲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政府规制
(一) 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步伐小心谨慎
(二) 在法律上推进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
(三) 在贸易上加强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
第五章 改革我国转基因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规制对策建议
一、明确政府在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政府规制中的角色
二、提高专利制度在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政府规制中的地位
三、完善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规制的法律体系
四、利用外交手段更多参与国际相关规则的洽商和制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现代生物技术的可专利性主题[J]. 张炳生. 法学. 2008(05)
[2]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 孟奇勋,廖婷. 理论与改革. 2007(02)
[3]我国政府规制理论研究综述[J]. 张丽娜. 中国行政管理. 2006(12)
[4]利益平衡论:穿行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读后[J]. 刘友华. 电子知识产权. 2006(11)
[5]转基因技术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挑战[J]. 陈超,展进涛. 知识产权. 2006(06)
[6]我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探讨[J]. 朱利群,郭军洋. 广东农业科学. 2006(10)
[7]我国在植物可专利性问题上的立场分析[J]. 牟萍.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06)
[8]中国知识产权的国际战略选择与国内战略安排[J]. 吴汉东. 今日中国论坛. 2006(Z1)
[9]转基因植物的专利保护探讨[J]. 朱雪忠,杨远斌. 科技与法律. 2005(04)
[10]动植物——基因资源权和基因专利权[J]. 郭静,郭少华.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5(09)
硕士论文
[1]基因工程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 戴林莉.西南财经大学 2005
[2]生物技术运用的法制保障[D]. 朱爱明.福州大学 2005
[3]民事权利的异化[D]. 张异棽.四川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06341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框架
四、可能的创新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 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边界
(一) 转基因植物
(二) 转基因动物
(三) 转基因微生物
(四) 基因方法
(五) 基因序列
(六) 生物信息
(七) 基因产品
(八) 新用途专利
第三章 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规制的理论探索
一、转基因知识产权政府规制的理论
(一) 政府规制的概念、理论依据和发展历程
(二) 政府规制转基因知识产权的理论依据
二、政府规制介入转基因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三、政府规制转基因知识产权保护的一般方法
四、我国政府规制转基因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 缺乏对垄断的反应机制
(二) 缺乏对转基因生物的专利缺失的弥补
(三) 缺乏对知识产权利益相关人的意识引导
五、面临挑战和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四章 发达国家转基因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规制经验凝炼
一、美国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政府规制
(一) 结合国家和企业竞争的需要颁布或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二) 提高专利制度在保护中的地位拓展专利保护客体边界
(三) 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在国际贸易中加强保护力度
(四)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积极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二、日本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政府规制
(一) 实施政府介入由政府制定知识产权战略
(二) 对知识产权的国际化趋势做出积极的应对
(三) 提升大学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加强“产官学”的合作
三、欧洲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政府规制
(一) 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步伐小心谨慎
(二) 在法律上推进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
(三) 在贸易上加强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
第五章 改革我国转基因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规制对策建议
一、明确政府在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政府规制中的角色
二、提高专利制度在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政府规制中的地位
三、完善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规制的法律体系
四、利用外交手段更多参与国际相关规则的洽商和制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现代生物技术的可专利性主题[J]. 张炳生. 法学. 2008(05)
[2]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 孟奇勋,廖婷. 理论与改革. 2007(02)
[3]我国政府规制理论研究综述[J]. 张丽娜. 中国行政管理. 2006(12)
[4]利益平衡论:穿行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读后[J]. 刘友华. 电子知识产权. 2006(11)
[5]转基因技术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挑战[J]. 陈超,展进涛. 知识产权. 2006(06)
[6]我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探讨[J]. 朱利群,郭军洋. 广东农业科学. 2006(10)
[7]我国在植物可专利性问题上的立场分析[J]. 牟萍.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06)
[8]中国知识产权的国际战略选择与国内战略安排[J]. 吴汉东. 今日中国论坛. 2006(Z1)
[9]转基因植物的专利保护探讨[J]. 朱雪忠,杨远斌. 科技与法律. 2005(04)
[10]动植物——基因资源权和基因专利权[J]. 郭静,郭少华.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5(09)
硕士论文
[1]基因工程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 戴林莉.西南财经大学 2005
[2]生物技术运用的法制保障[D]. 朱爱明.福州大学 2005
[3]民事权利的异化[D]. 张异棽.四川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06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06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