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再制造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31 17:25
产品再制造是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来修复或改造废旧机电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总称。产品再制造涉及到的诸多法律问题中,如何使得再制造厂家在产品再制造过程中不侵犯原产品中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采用“权利用尽”原则对产品再制造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做了详尽的阐释。 对专利产品的再制造是否会侵犯专利权?再造和修理的界限何在?分析国外相关判例并结合专利法原理,作者总结出专利产品再造的四个要件,即产品有专利权、整体报废、再制造和为生产经营目的。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国外许多判例,并对具体产品再制造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对产品再制造中的商标问题,本文的结论是,再制造厂家在再制造的产品上可以、也应当使用自己的商标。 我国目前与产品再制造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有关的判例还没有出现,相关的法规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会议讨论稿)》。按照作者的结论,本文对这两部司法解释中的相关条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改的建议...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产品再制造的界定
(一) 产品再制造概述
(二) 产品再制造的客体
1、再制造的客体
2、再制造产品的价值构成
二、产品再制造中的利益冲突与衡量的法律分析
(一) 产品再制造中的利益冲突
1、知识产权人的利益
2、知识商品使用者的利益
3、再制造厂家的利益
4、原始制造商和再制造厂家的利益冲突
5、环境资源利益
(二) 产品再制造中的利益衡量
三、产品再制造中的专利法律问题
(一) 再制造与专利产品“权利用尽”的关系
1、大陆法系国家的“权利用尽”理论
2、英联邦国家的“默示许可”理论
3、美国的“首次销售”理论
4、欧共体的“专利权用尽”原则
5、我国对“专利权用尽”的立法规定
(二) 专利产品再制造的法益分析
1、专利权人的权利范围
2、专利产品使用者的权利范围
3、专利权人与专利产品使用者的利益协调
4、法定和约定的关系:专利权利范围能否约定?
(三) 专利产品再造(Reconstruction)的构成要件
1、专利产品再造的构成要件
(1) 专利产品
(2) 整体报废(Spent)
(3) 再制造(实质上再造)
(4) 为生产经营目的
2、与有关概念的分析比较
(1) 制造(Manufacture)
(2) 组装(Assemble)
(3) 修理(Repair)
(4) 改造(Modify)
(四) 对专利产品再制造的实证分析
1、发动机
2、汽车离合器
3、打印机墨盒
4、一次性相机
(1) “一次性相机案(美国)”
(2) “一次性相机案”(日本)
四、产品再制造中的商标法律问题
(一) 与权利用尽有关的商标权基本理论
(二) 商标权权利用尽原则
(三) 产品再制造涉及的商标法律问题分析
1、再制造产品应当使用何种商标
2、再制造会不会构成“反向假冒”
五、立法建议和对策
(一) 《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会议讨论稿)》
(二) 《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三) 立法建议
(四) 再制造厂家的对策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中文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J]. 邢忠,姜爱良,谢建军,冯义成. 中国表面工程. 2004(04)
本文编号:3208657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产品再制造的界定
(一) 产品再制造概述
(二) 产品再制造的客体
1、再制造的客体
2、再制造产品的价值构成
二、产品再制造中的利益冲突与衡量的法律分析
(一) 产品再制造中的利益冲突
1、知识产权人的利益
2、知识商品使用者的利益
3、再制造厂家的利益
4、原始制造商和再制造厂家的利益冲突
5、环境资源利益
(二) 产品再制造中的利益衡量
三、产品再制造中的专利法律问题
(一) 再制造与专利产品“权利用尽”的关系
1、大陆法系国家的“权利用尽”理论
2、英联邦国家的“默示许可”理论
3、美国的“首次销售”理论
4、欧共体的“专利权用尽”原则
5、我国对“专利权用尽”的立法规定
(二) 专利产品再制造的法益分析
1、专利权人的权利范围
2、专利产品使用者的权利范围
3、专利权人与专利产品使用者的利益协调
4、法定和约定的关系:专利权利范围能否约定?
(三) 专利产品再造(Reconstruction)的构成要件
1、专利产品再造的构成要件
(1) 专利产品
(2) 整体报废(Spent)
(3) 再制造(实质上再造)
(4) 为生产经营目的
2、与有关概念的分析比较
(1) 制造(Manufacture)
(2) 组装(Assemble)
(3) 修理(Repair)
(4) 改造(Modify)
(四) 对专利产品再制造的实证分析
1、发动机
2、汽车离合器
3、打印机墨盒
4、一次性相机
(1) “一次性相机案(美国)”
(2) “一次性相机案”(日本)
四、产品再制造中的商标法律问题
(一) 与权利用尽有关的商标权基本理论
(二) 商标权权利用尽原则
(三) 产品再制造涉及的商标法律问题分析
1、再制造产品应当使用何种商标
2、再制造会不会构成“反向假冒”
五、立法建议和对策
(一) 《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会议讨论稿)》
(二) 《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三) 立法建议
(四) 再制造厂家的对策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中文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J]. 邢忠,姜爱良,谢建军,冯义成. 中国表面工程. 2004(04)
本文编号:3208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0865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