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权利限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04:40
  知识产权制度承载着广泛的公共利益。过度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忽略对其适度的限制,知识产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正当性。为平衡权利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知识产权在时间、范围、效力和权能方面需要受到种种限制。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知识产权逐渐超越原有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功能,走向一条扩张的道路。知识产权制度所追求的利益平衡体系被打破,知识产权权利限制亦不断受到知识产权扩张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及其权利限制进行反思。研究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概念和理论依据入手,以利益平衡理论为出发点,阐述了知识产权具有的专有性以及对知识产权专有性进行限制的正当性,从而总结出实现知识产权利益平衡的途径。本文归纳了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法律途径,考察了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因科技进步产生的发展变化,分析了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因权利扩大化而受到的冲击,并从寻求知识产权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平衡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建议,以实现知识产权制度设立的初衷。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概述
    2.1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概念
    2.2 有关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基本原则
        2.2.1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2.2 防止垄断绝对化原则
        2.2.3 合法限制原则
        2.2.4 有限限制原则
    2.3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理论依据
        2.3.1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基础——利益平衡
        2.3.2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理论
        2.3.3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正当性理论
3 我国知识产权权利的限制途径
    3.1 知识产权权利的内部限制
        3.1.1 基于知识产权使用的限制
        3.1.2 基于知识产权转让的限制
        3.1.3 基于在先使用权利的限制
    3.2 知识产权权利的外部限制
        3.2.1 民法对知识产权权利的限制
        3.2.2 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权利的限制
4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制度面临的问题
    4.1 知识产权权利扩大化
        4.1.1 知识产权保护客体拓宽
        4.1.2 知识产权权利范围扩大
    4.2 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弱化
        4.2.1 知识产权独创性要求降低
        4.2.2 知识产权的地域限制弱化
        4.2.3 知识产权的时间限制弱化
    4.3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受到反限制
        4.3.1 对合理使用的限制
        4.3.2 对非自愿许可的限制
        4.3.3 对权利用尽制度的限制
5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制度的对策
    5.1 充分运用国际公约中制定的权利限制标准
    5.2 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法规定的权利限制规则
        5.2.1 严格限定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5.2.2 扩大合理使用范围
        5.2.3 充分利用强制许可制度
    5.3 建立反垄断法规制
    5.4 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5.4.1 利用知识产权战略应对知识产权工具化
        5.4.2 利用知识产权战略应对知识产权国际竞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情况



本文编号:3211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11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7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