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变动

发布时间:2021-06-21 19:15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阶段,“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贸易高质量发展,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是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当前严峻的国际背景也迫切需要中国企业通过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构建新型贸易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是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选择的重要制度因素,如何在双向知识产权保护视角下,通过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设计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一是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采用需求残差法准确测度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二是以GP指数为基础,分别构建企业面临的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三是将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引入企业产品质量创新模型,构建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微观机制,梳理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主要渠道,并且从双向知识产权保护相互关系视角,探讨不同情形下,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差异;四是运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检验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总体影响及异质性来源,检验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相关概念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知识产权保护的测度及其影响
        2.1.1 知识产权保护的测度
        2.1.2 知识产权保护对宏观技术进步的影响
        2.1.3 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2.1.4 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2.2 出口产品质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2.2.1 产品质量的含义
        2.2.2 宏观层面产品质量测度
        2.2.3 微观企业产品质量测度
        2.2.4 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2.3 创新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3.1 企业创新的含义
        2.3.2 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2.3.3 企业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4 文献评述
3 双向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测度与特征性事实
    3.1 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测度与变动特征
        3.1.1 测度方法
        3.1.2 数据来源
        3.1.3 有效性检验
        3.1.4 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总体变动趋势
    3.2 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测度与变动特征
        3.2.1 国家层面知识产权保护的测度
        3.2.2 地区层面知识产权保护的测度
        3.2.3 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的变动特征
    3.3 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测度与变动特征
        3.3.1 企业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构建方法
        3.3.2 企业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差异分解
4 双向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理论机制
    4.1 单一产品封闭模型
        4.1.1 消费者行为
        4.1.2 生产者行为
        4.1.3 市场均衡
    4.2 多产品企业模型
    4.3 开放模型
        4.3.1 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效应
        4.3.2 国外市场的进入门槛
        4.3.3 质量选择效应
    4.4 影响渠道
    4.5 比较静态分析
5 双向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总体检验
    5.1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库匹配
        5.1.3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5.2 实证结果及说明
        5.2.1 基准回归结果
        5.2.2 异质性考察
    5.3 行业研发密度与IPR保护效率
    5.4 稳健性检验
        5.4.1 样本代表性问题
        5.4.2 变量计算问题
        5.4.3 内生性问题
        5.4.4 基于自然冲击的再检验
    5.5 滞后效应分析
    5.6 小结
6 双向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渠道检验
    6.1 创新激励效应
        6.1.1 企业创新的特征性事实
        6.1.2 创新激励效应的检验
        6.1.3 不同创新类型的差异分析
    6.2 质量选择效应
        6.2.1 质量选择的特征性事实
        6.2.2 质量选择效应的检验
    6.3 企业间资源配置效应
        6.3.1 出口企业的进入退出特征
        6.3.2 出口产品质量的结构分解
        6.3.3 企业间资源配置效应的检验
    6.4 企业内资源配置效应
        6.4.1 多产品企业的特征
        6.4.2 产品转换与出口产品质量
        6.4.3 企业内资源配置效应的检验
    6.5 效应比率分析
    6.6 动态效应分析
        6.6.1 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动态影响
        6.6.2 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动态影响
    6.7 小结
7 双向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相互差距视角
    7.1 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差距的特征性事实
        7.1.1 宏观层面的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差距的变动特征
        7.1.2 微观企业的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差距变动特征
    7.2 相互差距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7.3 相互差距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效率
        7.3.1 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7.3.2 对相关渠道的影响
    7.4 双向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贸易竞争力
        7.4.1 对企业出口总量的影响
        7.4.2 对企业出口产品种类的影响
    7.5 小结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补贴能否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来自中关村的证据[J]. 章元,程郁,佘国满.  金融研究. 2018(10)
[2]出口、创新与生产率:基于异质性企业的联合决策模型[J]. 王思文,管新帅,刘雪强.  经济评论. 2018(05)
[3]进口贸易自由化、企业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J]. 陈维涛,严伟涛,庄尚文.  世界经济研究. 2018(08)
[4]中间品进口、制度环境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J]. 邓国营,宋跃刚,吴耀国.  南方经济. 2018(08)
[5]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有多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的经验证据[J]. 龙小宁,易巍,林志帆.  金融研究. 2018(08)
[6]出口、创新与企业加成率:基于要素密集度的考量[J]. 黄先海,金泽成,余林徽.  世界经济. 2018(05)
[7]企业竞争、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 韩雪飞,赵黎明.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5)
[8]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工业企业进口[J]. 魏浩,巫俊.  经济学动态. 2018(03)
[9]知识产权保护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收益的影响——基于跨国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余骁,郭志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10]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式创新与中国企业加成率动态[J]. 诸竹君,黄先海,宋学印,胡馨月,王煌.  世界经济. 2017(08)

博士论文
[1]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动力研究[D]. 陈航宇.浙江大学 2017
[2]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出口动态:机理与效应[D]. 胡馨月.浙江大学 2016
[3]国际准前沿经济体的技术进步机制:从追赶导向到竞争导向[D]. 宋学印.浙江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知识产权保护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变动[D]. 李沛珊.浙江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41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41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6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