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企业视角下的专利劫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19:40
  如今,在新兴市场中高速发展的中国后发企业在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结合企业自身优势获取在市场中与外国领先企业的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并提高自身能力,逐渐缩短与外国领先企业的差距。肖延高等(2016)以L&S专利劫持模型为基础模型,在禁令制度因素基础上,结合后发企业自身特征,引入后发企业与外国领先企业的技术能力差距和成本优势两个因素,构筑后发企业视角下的专利劫持模型,从理论推导、模型推演进等方式研究了技术能力差距、成本优势变化对专利劫持程度的动态影响,及后发企业的反专利劫持策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处于四川、湖北和广东此三个地域并接受外国领先企业专利许可的我国后发企业为调查对象,收集了关于我国后发企业与外国领先的技术能力差距、自身成本优势、实际许可费比率、专利保护强度、主体结构和专利结构等相关数据。本文通过概念模型推导,提出假设,实证研究了我国后发企业的技术能力差距和成本优势分别对实际许可费比率产生的影响,以及在主体结构、专利结构和专利保护强度情形下的调节作用。得出以下结论:1)后发企业与外国领先企业的技术能力差距和成本优势与实际许可费比率是具有正相关关系的。2)主体结构对后发企业...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专利许可的相关研究
        2.1.1 专利许可及其价值
        2.1.2 专利许可费的发展
        2.1.3 专利许可理论的发展方向
    2.2 专利劫持的相关研究
        2.2.1 专利劫持的概念
        2.2.2 专利劫持的形成原因
        2.2.3 专利劫持的解决办法
    2.3 后发企业的相关研究
    2.4 总结与借鉴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
    3.1 后发企业技术能力与实际许可费比率
    3.2 后发企业成本优势与实际许可费比率
    3.3 主体结构对技术差距、成本优势与实际许可费比率的调节效应
    3.4 专利结构对技术差距、成本优势与实际许可费比率的调节效应
    3.5 专利保护强度对技术差距、成本优势与实际许可费比率的调节效应
    3.6 研究模型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过程
        4.1.2 量表研究
    4.2 数据收集
    4.3 描述性统计
        4.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3.2 专利四大价值的频次统计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量表的效度检验
        5.1.1 实际许可费比率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5.1.2 技术能力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5.1.3 成本优势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5.1.4 专利保护强度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5.2 量表的信度检验
    5.3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5.4 技术能力差距对实际许可费比率的回归分析
    5.5 成本优势对实际许可费比率的回归分析
    5.6 主体结构的调节效应
    5.7 专利结构的调节效应
    5.8 专利保护强度的调节效应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与分析
        6.1.1 技术能力差距对实际许可费比率具有显著影响
        6.1.2 成本优势对实际许可费比率具有显著影响
        6.1.3 主体结构的调节作用
        6.1.4 专利结构的调节作用
        6.1.5 专利保护强度的调节作用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企业的专利侵权特征及维权策略研究[J]. 尹志锋,邓仪友.  经济管理. 2018(03)
[2]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专利保护强度[J]. 尹志锋,周敏丹.  经济学动态. 2015(12)
[3]南北技术转移、专利保护与经济增长[J]. 罗德明,周嫣然,史晋川.  经济研究. 2015(06)
[4]成本领先战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经济危机前后上市公司经验数据[J]. 韦琳,要世聪,石玉.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01)
[5]“综合优势”后发企业快速国际化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 徐雨森,徐娜娜,逯垚迪.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06)
[6]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测量方法研究述评[J]. 孙赫.  科学学研究. 2014(03)
[7]专利许可、技术学习与企业创新能力成长[J]. 王元地,刘凤朝,潘雄锋.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2(05)
[8]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关联的实证研究[J]. 曹勇,赵莉,张阳,罗楚郡.  管理世界. 2012(06)
[9]转型经济中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路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双城故事[J]. 江诗松,龚丽敏,魏江.  管理世界. 2011(12)
[10]知识产权保护、自主研发比重与后发国家的技术进步[J]. 刘小鲁.  管理世界. 2011(10)

博士论文
[1]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技术创新政策的调节效应分析[D]. 关勇军.中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41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41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