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名称权及其法律保护机制
本文关键词:论企业名称权及其法律保护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企业名称,作为一个企业的标识,通常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经济资源,进行相关宣传推广,往往附带了较大的财产利益,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一。而企业名称权是企业在取得企业名称为前提而产生的人格权和财产权,主要包括使用权和设定权,以及在特定范围内的撤销权、转让权和专用权等。权利主体是企业。在法律的特定语境下,企业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以商品的生产、销售、运输或者提供有偿服务为其主要活动内容;第二,以营利为目的;第三,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关于企业名称权的法律性质,我国目前主要有几种典型的观点,或认为企业名称权是人格权,或认为企业名称权是财产权,或认为企业名称权是人格权与财产权的综合体,或认为企业名称权是知识产权,或认为企业名称权是商事人格权利。上述几类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又不是很准确、完整。企业名称权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利,兼具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属性,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目前实践中,侵害企业名称权的案例屡见不鲜。企业名称权的侵害行为大致可以有三大类:一是侵权行为,二是不正当竞争,三是两者兼具。侵害行为的实施者有自然人,也有法人和其他组织。通常通过冒用他人已有企业名称、以他人已有企业名称注册商标、或者用计算机网络域名冒用已有企业名称进行宣传推广等手段来实施。通过对目前我国关于企业名称保护的法律制度的考察,发现对企业名称保护的机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企业名称权的权利主体不够全面、行为认定不清晰、内容和范围不丰富、救济途径无力度。为了使我国企业名称权的法律保护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应当以我国知识产权、商标权等法律保护制度为基础,吸收此制度的优点,切实提高对企业名称权的保护力度。建议:首先以保护企业名称权为原则,其次对企业名称权做专门立法。完善专门立法可以从建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档案系统、扩大适用主体、明确侵害行为的认定、扩充内容和范围、拓宽企业名称权的救济途径等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企业名称权 商标权 计算机网络域名 在先权 权利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9
- 一、企业名称权的内涵9-16
- (一) 企业名称权概念界定9-13
- 1、企业名称权的概念9
- 2、企业名称权与企业名称专用权之比较9-10
- 3、企业名称权的主体10-11
- 4、企业名称权的内容11-13
- (二) 企业名称权的法律性质13-16
- 1、关于企业名称权的法律性质学说简述13-15
- 2、关于企业名称权的法律性质评析15-16
- 二、企业名称权“侵害”行为类型化分析16-21
- (一) 企业名称权侵害行为之侵权行为分析17-19
- 1、企业名称之侵权行为17-18
- 2、商标之侵权行为18-19
- (二) 企业名称权侵害行为之不正当竞争行为分析19
- (三) 企业名称权侵害行为之计算机网络域名侵害行为分析19-21
- 三、我国企业名称权法律保护现状评析21-26
- (一) 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保护现状考察21-23
- 1、关于企业名称权主体的规定21
- 2、关于企业名称权内容和范围的规定21-22
- 3、关于企业名称权侵害行为认定的规定22
- 4、关于企业名称权救济途径的规定22-23
- (二) 我国现有法律保护机制问题剖析23-26
- 1、企业名称权的权利主体不够全面24
- 2、企业名称权的内容和范围不够丰富24-25
- 3、企业名称权的侵害行为认定不够清晰25
- 4、企业名称权的救济途径不够有力25-26
- 四、完善我国企业名称权法律保护机制之建议26-35
- (一) 确立企业名称权的法律保护原则26-29
- 1、保护在先权利原则26-27
- 2、双重救济原则27-29
- (二) 完善我国企业名称权保护的立法建议29-35
- 1、建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档案系统30
- 2、扩大企业名称权的适用主体30-31
- 3、扩充企业名称权的内容和范围31
- 4、明确企业名称权侵害行为的认定31-33
- 5、拓宽企业名称权的救济途径33-35
-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斯尔江·依布拉音;热那·阿帕尔;;企业名称权转让和许可[J];经济视角(B版);2005年02期
2 ;以与他人企业相同的名称命名是否侵犯企业名称权[J];中国律师;1994年09期
3 汤茂仁,谭筱清;破产企业名称权的性质及其消亡[J];人民司法;2001年11期
4 王昌来;侵害企业名称权的认定及其法律适用[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周宁;浅析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6期
6 吴义茂;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的权利冲突及解决[J];理论观察;2004年03期
7 王妍;企业名称权的性质及法律保护[J];河北法学;2005年05期
8 蔡锻炼;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的法律问题探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王凤民;程红梅;;企业名称权的利用与法律保护[J];中外企业文化;2006年03期
10 姚守国;;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的冲突解决和预防[J];前沿;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永安;;企业名称权和商标权的权利冲突研究[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绪强;;论企业名称权与商标专用权冲突[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莉;“辣婆婆”诉“渝乡辣婆婆”侵犯企业名称权[N];中国贸易报;2012年
2 郑志红;谈企业名称权的法律保护[N];中国工商报;2002年
3 北京市贝朗律师事务所律师 高明光;企业名称权保护[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4 记者王秀 实习生黄盛;保护企业名称权[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5 无锡市惠山工商局开发区分局陈隆;浅谈企业名称权的法律保护[N];江苏经济报;2006年
6 董 颖;中国企业疏于品牌保卫[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7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吴园妹;赔礼道歉在侵犯企业名称权案件中的具体适用[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孙海龙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 姚建军;试论企业名称权冲突的法律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9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欧阳明程;将他人企业的简称注册为商标是否构成侵权[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提案 加强企业名称权保护[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先桂;企业名称权纠纷案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汪臻;企业名称权的法律保护[D];河南大学;2011年
3 刘小云;论企业名称权及其法律保护机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4 文顼;企业名称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王虹超;中小企业名称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刘北极;论加强企业名称权的行政保护[D];东北大学;2005年
7 王磊;论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冲突的解决机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袁静;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的冲突及法律解决途径[D];复旦大学;2011年
9 谭艳辉;房地产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的冲突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赵明漫;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权利冲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企业名称权及其法律保护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