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
本文关键词:论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些年来,与转基因作物相关的话题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转基因作物是指运用了转基因技术,将经过筛选或重新构建的优良基因片段结合到作物整体基因组上,并使这些优良基因在作物上表达出来,从而获得具有优良特性的作物。在被转入具有优良性状的基因后,转基因作物可以获得例如高产、抗虫害、抗冻等优良特性,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转基因作物属于植物,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因此它不同于传统的工业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创造、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中,应运而生多种与之相关的知识产权。其相关知识产权种类各异,如商标权、地理标志等等。但是有些种类的知识产权并不会因为转基因作物的特殊性而在权利保护方面有别于传统的农业产品或者是工业产品,对于这类知识产权,本文不作讨论。本文主要针对与转基因作物特殊性有最密切联系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展开论述,即转基因作物植物新品种权的侵权责任和转基因作物相关专利权的侵权责任。转基因作物相关的专利权有三种形式。美国等少数国家对植物本身授予专利权。而我国签订的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版本,依此公约,不授予转基因作物本身以专利权。我国采取了另外两种专利权保护形式,对转基因作物的制备方法授予方法专利权和凭制备转基因作物时所需要的相关产品(例如:优良性状的基因序列片段)申请产品专利权。对转基因作物本身,我国选择了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方式。无论是转基因作物相关专利权还是植物新品种权,都有共同的特征:它们是智力成果,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具有无形性;相对于权利人而言,是一种绝对权,支配权,具有专有性;权利保护期限是固定的,超过了保护期限其智力成果就可以被公众使用,具有时间性;权利人基于所在国家及地区的法律进行申请,并且只在申请地受保护,具有地域性;权利的类型、内容、申请程序、保护方式等都是依据法律而定的,具有法定性。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必备要件,是侵权之债构成的基本要素。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含有四个基础要件和两个特别要件。其基础要件分别应为:对权利人保护范围内的权利进行侵害的侵权行为;对权利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等权利造成了占有妨碍的损害事实或者是损益损害事实;损害事实和行为人的侵权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过错。其特别要件应是:要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未经权利人许可。实践中,应先分析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再依据过错推定原则来确定侵权人是否应该承担侵权责任及其责任形式。侵权人占有妨害了权利人对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如制造转基因作物相关产品,应承担停止侵害等责任;对权利人的转基因作物相关产品造成了市场上的负面影响,如假冒他人专利权或植物新品种权,应承担消除影响等责任;对权利人的相关财产权造成损益损害的,如销售转基因作物相关产品,应承担赔偿损失等责任。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侵权责任也可以被予以免除,如以科研为目的生产或使用相关转基因作物产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强制许可实施其专利权等。在存在责任免除的情形下,并非是行为人未对权利人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产生损害,只是依法不需要承当责任。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对比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民法、专利法、侵权责任法等多个角度,结合转基因作物的特殊性,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等侵权责任要件进行细致梳理,对侵权责任的承担形式和赔偿等问题进行系统剖析,解答了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基础性问题和实践中的焦点问题。希望能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解决起到帮助作用,为转基因作物领域相关人员提供意见,以备参考。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 知识产权 侵权责任 专利权 植物新品种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一、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的界定13-20
- (一)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的种类13-16
- (二)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的特征16-20
- 二、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0-31
- (一)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基本要件21-28
- (二)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特别要件28-31
- 三、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承担与免除31-41
- (一)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承担31-36
- (二)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免除36-41
- 结论41-43
- 参考文献43-45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欣;高必达;赵廷昌;孙福在;;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2 唐顺明;卢福浩;沈兴家;王娜;赵巧玲;张国政;郭锡杰;;转基因方法获得家蚕Z染色体突变新种质初报[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青立 李宁 汪其怀 付仲文;韩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现状[N];农民日报;2002年
2 萧岱;转基因不会改变人体基因![N];工人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白舒婕;转基因之惑[N];新农村商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冯华;转基因安全管理:安全评价是核心[N];人民日报;2005年
5 冯华;农业部官员表示安全评价是转基因安全管理的核心[N];农资导报;2005年
6 陈莎莎;多方纠结链条复杂 需防转基因盲目商业化[N];粮油市场报;2013年
7 唐堂;并不比普通食品更危险[N];中国质量报;2006年
8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林敏;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 培育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N];科技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孙春芳;转基因技术在放宽,但关键是管理[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学兰;油菜雌蕊原位转基因方法[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欧阳波;几种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3 周莹;水稻中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转基因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美蓉;家蚕PcG家族分析及BmRYBP的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军;荔枝转基因技术体系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2 郭庆;桑树PCS基因功能及桑树转基因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杨旭;论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D];吉林大学;2016年
4 费纪涛;家蚕W染色体特异转基因品系的建立及ZFN打靶初探[D];西南大学;2012年
5 赵娜;利用转基因线虫对胞红蛋白的抗缺氧损伤功能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旋;小麦转基因体系建立及耐旱新品系培育[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巍;转基因金针菇和番茄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8 卢龙涛;烟草核基质结合序列在转基因遗传稳定性中的功能及机理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刘聃璐;利用转基因策略培育抗真菌病害水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李岩;异源表达两种抗逆相关基因改良光叶楮抗逆性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