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恶意注册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2021-07-13 19:43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之下,随着商业发展方式的不断更迭,对于知识产权及商标的重视与日俱增。但是随着商标价值的增加,一些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恶意仿冒他人商标、攀附他人商标声誉、抢注知名商标、侵犯他人在先权利、占用公共资源的情况也屡禁不止。由于我国商标专用权在获得上采用注册取得制度和申请在先原则,使得商标恶意注册行为有了可乘之机。出于恶意对于商标进行注册,这既让商标权利人拥有的权益受到侵犯,同时也使得当前的市场制度面临危机,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危害性极大。而我国现阶段对商标恶意注册的行为认定和法律责任的规定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以相关的法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具体实践分析研究商标恶意注册法律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围绕商标恶意注册的认定及法律责任,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针对于商标恶意注册的相关理念进行阐释,主要植根于概念的界定以及学界的研究成果,充分阐释商标的恶意注册是怎样产生的,基于市场及法律两层面展开剖析;第二部分主要从立法角度,分析了我国法律在商标恶意注册行为认定标准和法律责任方面的具体规定,并重点对我国《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的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认定标...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商标恶意注册相关基本理论分析
2.1 商标恶意注册的概念
2.2 商标恶意注册产生的原因
2.2.1 市场因素
2.2.2 法律因素
2.3 制止恶意注册的理论基础分析
2.3.1 制止恶意注册的正当性:法理分析
2.3.2 制止恶意注册的正当性:经济分析
第三章 我国商标恶意注册相关立法状况分析
3.1 我国立法对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主要规定
3.1.1 商标法的主要规定
3.1.2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规定
3.1.3 有关行政规章
3.2 对我国商标恶意注册立法状况的分析
3.2.1 立法的发展变化
3.2.2 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对我国商标恶意注册司法实践的分析
4.1 从典型案例的角度:对商标恶意注册认定的分析
4.1.1 对驰名商标的仿冒注册
4.1.2 侵犯他人在先权利的恶意注册
4.1.3 恶意囤积商标
4.2 对我国商标恶意注册司法调整特点的分析
4.2.1 特点
4.2.2 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规制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具体建议
5.1 商标取得原则:适用注册取得与使用取得相结合
5.2 完善商标恶意注册认定方面的具体规定
5.2.1 明确“恶意”的认定标准
5.2.2 对商标注册人:明确商标取得后维持的条件
5.2.3 法律责任方面:加大对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打击力度
5.3 司法建议
5.3.1 商标恶意注册认定方面:统一“恶意”的评判标准
5.3.2 完善商标恶意注册的适用程序
5.4 其他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商标抢注行为的法律规制[J]. 方绵红,宋佳音.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0(01)
[2]新中国七十年商标工作回顾与展望[J]. 崔守东. 中华商标. 2019(11)
[3]新《商标法》:切断恶意抢注的利益链条[J]. 索寒雪.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9(11)
[4]我国商标权注册取得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路径——基于商标使用视角的分析[J]. 马丽萍. 时代法学. 2019(06)
[5]新中国七十年商标工作回顾与展望[J]. 崔守东. 知识产权. 2019(10)
[6]对商标权滥用相关民行二元程序的思考[J]. 周丽婷. 中华商标. 2019(10)
[7]互联网环境下新型不正当竞争思考[J]. 张会圆.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22)
[8]新商标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J]. 杜颖. 法人. 2019(10)
[9]商标法框架梳理和优化课题报告(二)[J]. 黄晖,卢结华. 中华商标. 2019(09)
[10]诚实信用原则在商标案件中的适用——基于“优衣库”侵害商标权纠纷案的思考[J]. 董欣. 中华商标. 2019(09)
硕士论文
[1]商标抢注行为认定之研究[D]. 薛刚.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论恶意抢注商标的法制原因及相关法制的完善[D]. 刘伟芬(Lau Wai Fan).清华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82681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商标恶意注册相关基本理论分析
2.1 商标恶意注册的概念
2.2 商标恶意注册产生的原因
2.2.1 市场因素
2.2.2 法律因素
2.3 制止恶意注册的理论基础分析
2.3.1 制止恶意注册的正当性:法理分析
2.3.2 制止恶意注册的正当性:经济分析
第三章 我国商标恶意注册相关立法状况分析
3.1 我国立法对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主要规定
3.1.1 商标法的主要规定
3.1.2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规定
3.1.3 有关行政规章
3.2 对我国商标恶意注册立法状况的分析
3.2.1 立法的发展变化
3.2.2 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对我国商标恶意注册司法实践的分析
4.1 从典型案例的角度:对商标恶意注册认定的分析
4.1.1 对驰名商标的仿冒注册
4.1.2 侵犯他人在先权利的恶意注册
4.1.3 恶意囤积商标
4.2 对我国商标恶意注册司法调整特点的分析
4.2.1 特点
4.2.2 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规制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具体建议
5.1 商标取得原则:适用注册取得与使用取得相结合
5.2 完善商标恶意注册认定方面的具体规定
5.2.1 明确“恶意”的认定标准
5.2.2 对商标注册人:明确商标取得后维持的条件
5.2.3 法律责任方面:加大对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打击力度
5.3 司法建议
5.3.1 商标恶意注册认定方面:统一“恶意”的评判标准
5.3.2 完善商标恶意注册的适用程序
5.4 其他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商标抢注行为的法律规制[J]. 方绵红,宋佳音.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0(01)
[2]新中国七十年商标工作回顾与展望[J]. 崔守东. 中华商标. 2019(11)
[3]新《商标法》:切断恶意抢注的利益链条[J]. 索寒雪.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9(11)
[4]我国商标权注册取得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路径——基于商标使用视角的分析[J]. 马丽萍. 时代法学. 2019(06)
[5]新中国七十年商标工作回顾与展望[J]. 崔守东. 知识产权. 2019(10)
[6]对商标权滥用相关民行二元程序的思考[J]. 周丽婷. 中华商标. 2019(10)
[7]互联网环境下新型不正当竞争思考[J]. 张会圆.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22)
[8]新商标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J]. 杜颖. 法人. 2019(10)
[9]商标法框架梳理和优化课题报告(二)[J]. 黄晖,卢结华. 中华商标. 2019(09)
[10]诚实信用原则在商标案件中的适用——基于“优衣库”侵害商标权纠纷案的思考[J]. 董欣. 中华商标. 2019(09)
硕士论文
[1]商标抢注行为认定之研究[D]. 薛刚.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论恶意抢注商标的法制原因及相关法制的完善[D]. 刘伟芬(Lau Wai Fan).清华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82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8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