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1-07-14 10:27
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和接入设备多样化的持续发展,终端用户对网络移动性、安全性和多业务支持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现有以TCP/IP体系架构为基础的互联网已经难以满足上述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对新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工作。新型互联网就是针对这一迫切需求提出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网络架构和协议体系,在该体系中,单播标识通信协议和组播标识通信协议均为基础性协议标准,是其他协议的主要参考依据和基础。作为全新的网络协议,国内外目前尚未开展有关新型互联网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的研究工作,而协议一致性测试则是保证协议实现与协议内容相符合的重要方法,对新型互联网的研制、发展和推广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开展新型互联网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十分必要,这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本文将以单播标识通信协议标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标准和协议一致性测试理论为基础,设计实现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集,研究开发相配套的一致性测试系统,并完成对单播标识/组播标识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单播通信与组播通信的协议研究情况和一致性测试方面的研究成果...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单播/组播通信协议
1.2.3 协议一致性测试
1.3 论文结构
2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及一致性测试研究概述
2.1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标准
2.1.1 单播标识通信协议主要内容与技术
2.1.2 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主要内容与技术
2.2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
2.2.1 协议一致性测试理论概述
2.2.2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流程
2.3 本章小结
3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集设计
3.1 一致性测试集组织架构和设计方法
3.2 单播/组播协议分析
3.2.1 单播标识通信协议分析
3.2.2 组播标识通信协议分析
3.3 一致性测试集文本描述
3.3.1 单播标识通信协议测试集文本描述
3.3.2 组播标识通信协议测试集文本描述
3.4 一致性测试集形式化描述
3.4.1 模块化树形结构描述方法
3.4.2 测试协议首部格式设计与形式化描述
3.4.3 测试行为形式化描述
3.4.4 测试例形式化描述
3.5 本章小结
4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4.2 测试管控模块
4.3 测试例解析模块
4.3.1 测试数据解析部件
4.3.2 测试过程解析部件
4.4 测试执行模块
4.4.1 多线程功能部件
4.4.2 对比判断部件
4.5 测试结果生成模块
4.6 本章小结
5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验证
5.1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检测
5.1.1 接入网数据包转发功能一致性测试
5.1.2 接入网数据包转发功能代码审查
5.1.3 结果分析
5.2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实验
5.2.1 单播分离映射功能一致性测试
5.2.2 组播源注册与注销一致性测试
5.2.3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Wireshark的协议解析器开发研究和实现[J]. 曹利,王丹丹. 计算机时代. 2015(06)
[2]未来网络体系架构研究综述[J]. 黄韬,刘江,霍如,魏亮,刘韵洁. 通信学报. 2014(08)
[3]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研究[J]. 刘春玲,雷海红. 现代电子技术. 2012(20)
[4]新一代互联网移动管理机制研究[J]. 董平,杨冬,秦雅娟,张宏科. 电子学报. 2008(10)
[5]Libpcap数据包捕获机制剖析与研究[J]. 平震宇. 信息网络安全. 2008(08)
[6]新网络体系基础研究——一体化网络与普适服务[J]. 张宏科,苏伟. 电子学报. 2007(04)
[7]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例的设计[J]. 郑红霞,田军,张玉军,于东,李忠诚. 计算机应用. 2003(04)
[8]IPv6基本描述协议一致性测试的探讨[J]. 郝松侠,吴铁楠,石立新,叶新铭.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9]Linux下的多线程编程[J]. 杨传安,王国夫,张海勋. 应用科技. 2001(05)
博士论文
[1]一体化标识网络身份与位置映射关键技术研究[D]. 李晓倩.北京交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OpenFlow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 倪海铜.北京交通大学 2015
[2]多维度可重构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杨.北京交通大学 2014
[3]标识协议栈UCMP协议一致性测试集的设计与实现[D]. 肖漫漫.北京交通大学 2013
[4]一体化标识网络协议栈一致性测试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D]. 陈培根.北京交通大学 2013
[5]协议一致性测试原理及其应用[D]. 郭闯.西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83959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单播/组播通信协议
1.2.3 协议一致性测试
1.3 论文结构
2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及一致性测试研究概述
2.1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标准
2.1.1 单播标识通信协议主要内容与技术
2.1.2 组播标识通信协议主要内容与技术
2.2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
2.2.1 协议一致性测试理论概述
2.2.2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流程
2.3 本章小结
3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集设计
3.1 一致性测试集组织架构和设计方法
3.2 单播/组播协议分析
3.2.1 单播标识通信协议分析
3.2.2 组播标识通信协议分析
3.3 一致性测试集文本描述
3.3.1 单播标识通信协议测试集文本描述
3.3.2 组播标识通信协议测试集文本描述
3.4 一致性测试集形式化描述
3.4.1 模块化树形结构描述方法
3.4.2 测试协议首部格式设计与形式化描述
3.4.3 测试行为形式化描述
3.4.4 测试例形式化描述
3.5 本章小结
4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4.2 测试管控模块
4.3 测试例解析模块
4.3.1 测试数据解析部件
4.3.2 测试过程解析部件
4.4 测试执行模块
4.4.1 多线程功能部件
4.4.2 对比判断部件
4.5 测试结果生成模块
4.6 本章小结
5 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验证
5.1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检测
5.1.1 接入网数据包转发功能一致性测试
5.1.2 接入网数据包转发功能代码审查
5.1.3 结果分析
5.2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实验
5.2.1 单播分离映射功能一致性测试
5.2.2 组播源注册与注销一致性测试
5.2.3 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Wireshark的协议解析器开发研究和实现[J]. 曹利,王丹丹. 计算机时代. 2015(06)
[2]未来网络体系架构研究综述[J]. 黄韬,刘江,霍如,魏亮,刘韵洁. 通信学报. 2014(08)
[3]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研究[J]. 刘春玲,雷海红. 现代电子技术. 2012(20)
[4]新一代互联网移动管理机制研究[J]. 董平,杨冬,秦雅娟,张宏科. 电子学报. 2008(10)
[5]Libpcap数据包捕获机制剖析与研究[J]. 平震宇. 信息网络安全. 2008(08)
[6]新网络体系基础研究——一体化网络与普适服务[J]. 张宏科,苏伟. 电子学报. 2007(04)
[7]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例的设计[J]. 郑红霞,田军,张玉军,于东,李忠诚. 计算机应用. 2003(04)
[8]IPv6基本描述协议一致性测试的探讨[J]. 郝松侠,吴铁楠,石立新,叶新铭.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9]Linux下的多线程编程[J]. 杨传安,王国夫,张海勋. 应用科技. 2001(05)
博士论文
[1]一体化标识网络身份与位置映射关键技术研究[D]. 李晓倩.北京交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OpenFlow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 倪海铜.北京交通大学 2015
[2]多维度可重构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杨.北京交通大学 2014
[3]标识协议栈UCMP协议一致性测试集的设计与实现[D]. 肖漫漫.北京交通大学 2013
[4]一体化标识网络协议栈一致性测试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D]. 陈培根.北京交通大学 2013
[5]协议一致性测试原理及其应用[D]. 郭闯.西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83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8395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