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法律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08:25
  网络时代使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遭到强烈的冲击,而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也被网络所改变,网络环境不再具有传统知识产权那些特点,同时网络化、数字化、公开公共化、全球化却已经是这种条件下知识产权的新的特点。这为知识产权的利用与广泛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契机,使权利人的权利和利益有可能在虚拟空间得到广泛的扩展。本文在借鉴吸收国际上最新的保护方式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特点及现状,对处于权利保护焦点的问题进行系统和深入的论证,以期为完善我国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行政法律对策。除绪论外,论文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总体上对网络知识产权基本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二部分,对我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深入介绍和评析。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外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可供我国借鉴的地方。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法律对策。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网络知识产权研究的国内现状
        1.2.2 网络知识产权研究的国外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规范分析的方法
        1.3.2 历史考察的方法
        1.3.3 比较的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1.4.1 建议确立网络知识产权层级分类行政管理制度
        1.4.2 设立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局
第2章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2.1 网络知识产权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2.1.1 网络知识产权的概念界定
        2.1.2 网络知识产权的分类
        2.1.3 网络知识产权的特征
    2.2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
        2.2.1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产生
        2.2.2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趋势
第3章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的现有形式
        3.1.1 侵犯网络著作权
        3.1.2 侵犯网络商标权
        3.1.3 侵犯网络专利权
    3.2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3.2.1 网络著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3.2.2 网络商标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3.2.3 网络专利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3.2.4 其它问题
第4章 国外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法律制度及启示
    4.1 国外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法律制度
        4.1.1 美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法律制度
        4.1.2 日本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法律制度
    4.2 国外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法律制度的启示
        4.2.1 中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任务艰巨
        4.2.2 网络规则纳入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法
        4.2.3 注重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第5章 完善我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法律对策
    5.1 完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立法
        5.1.1 细化网络知识产权的范围
        5.1.2 完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体系
        5.1.3 建立网络知识产权层级分类行政管理制度
    5.2 加强互联网特定主体行为的规范
        5.2.1 规范特定人员行为
        5.2.2 规范相关政府部门行为
        5.2.3 加强普及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5.3 设置与完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构
        5.3.1 整合国家知识产权各行政部门的相关职能
        5.3.2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分配
    5.4 健全政府监管职能
        5.4.1 准确定位政府职能
        5.4.2 健全科学的政府监管体系
第6章 结论
    6.1 建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6.2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J]. 宋志国,何莉莉.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0(12)
[2]论我国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及行政管理机构设置[J]. 戴琳.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06)
[3]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J]. 杨琳瑜.  兰台世界. 2010(10)
[4]挑战与应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从“谷歌事件”说起[J]. 苏江丽.  新闻界. 2010(01)
[5]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现状探析[J]. 杜怡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1)
[6]2008年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例探析[J]. 李净.  信息网络安全. 2008(12)
[7]基于Dreamweaver8的动态网页设计[J]. 方德忠,冯淑婷.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5)
[8]浅析网络的知识产权保护[J]. 张利江,孙开元.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7(03)
[9]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贺桂华.  理论导刊. 2007(09)
[10]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 孙萁,巩顺龙.  情报科学. 2007(08)

硕士论文
[1]网络环境下商标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张智勇.山西财经大学 2009
[2]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网络著作权的行为研究[D]. 李奕霏.西北大学 2008
[3]论电子证据的保全[D]. 梁成林.山东大学 2008
[4]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之完善[D]. 胡其芬.浙江工商大学 2008
[5]网络环境下的商标权保护[D]. 刘莉.武汉理工大学 2007
[6]当今中国计算机软件保护之探讨[D]. 洪蔚芳.华东政法学院 2007
[7]中美商标权保护比较研究[D]. 季猛.山东大学 2006
[8]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弱化[D]. 王芳.贵州大学 2006
[9]中日专利制度的比较研究[D]. 芦珊珊.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11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311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8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