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权质押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22:03

  本文关键词:我国专利权质押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利用专利权进行质押是对传统动产质押担保方式的创新,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专利权质押制度在许多国家都得以确立并实施,我国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活动开展的比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还不完善不成熟。虽然《担保法》、《物权法》、《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专利权质押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都对专利权质押融资制度进行了规定,但这些规定已经不能解决我国目前专利权质押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法律规范原则化、缺乏具体可操作性,专利权质押过程中的具体制度存在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对质权人利益保护的欠缺等因素阻碍了我国专利权质押制度的又好又快发展。 针对上述情形,本文提出:从一个具体的案例出发,分析了目前国内专利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专利权质押登记效力存在问题,二是质押标的的范围不明确,三是专利权质押中对质权人利益保护欠缺,最后是专利权质押价值评估存在着障碍。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研究目前国内专利权质押的现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立法建议和对策。下文具体针对专利权质押登记效力问题进行阐述,首先对现行法律关于专利权质押登记的规定进行分析,明确专利质押权的设立为“登记要件主义”:再次,分析了目前采取“登记要件主义”的原因;最后,提出笔者的观点:专利权质押的设立应以登记为对抗要件,并阐明笔者采纳登记对抗主义的事实与理由。然后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专利权质押标的的界定。该部分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对我国专利权质押标的的条件进行分析,即应为合法有效的可转让的财产权。二是对专利权质押标的的扩充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认为专利申请权和实施许可权可以作为质押标的。强化对我国专利权质押权人的利益保护。是本文要论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该部分从现行法律关于质权人保护的规定和立法完善建议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列举《担保法》、《物权法》等对质权人利益的保护内容。再次,完善相关立法,赋予质权人对转让或者实施许可行为的撤销权、质权人的代位权适度进行扩张等。最后一部分从专利权价值评估的现状出发,提出阻碍专利权质押制度发展的因素之一,从而指出我国专利权质押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包括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完善专利权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法律责任,建立相应的风险担保机制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案例为引子,反映出目前我国专利权质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现状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促进中小企业进行专利权质押融资,,扩大规模,带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新方法。
【关键词】:质押权 专利权质押 质押标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4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序言9-10
  • 一、问题的提出10-15
  • (一)石家庄五龙制动有限公司质押案案情简介10
  • (二)山东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权质押案情简介10-11
  • (三)案件反映出的我国专利权质押制度存在的问题11-15
  • 1. 质押标的范围不明确11
  • 2. 专利权质押登记要件主义不利于交易效率11-12
  • 3. 专利权质权人的利益保护不足12-13
  • 4. 专利权质押价值评估存在着障碍13-15
  • 二、专利权质押标的的界定15-19
  • (一)我国目前专利权质押标的范围的规定15-16
  • 1. 专利权质押标的的条件15
  • 2. 专利权质押标的的确定15-16
  • (二)专利申请权可以作为专利权质押标的16-18
  • (三)实施许可权可以成为专利权质押标的18-19
  • 三、我国专利权质押登记效力的调整19-22
  • (一)现行法律关于专利权质押登记的规定19
  • (二)现行法采取登记设立主义的原因19-20
  • (三)专利权质押的设立应以登记为对抗要件20-22
  • 1. 对抗效力的具体内容20
  • 2. 实行登记对抗主义的理由20-22
  • 四、专利权质权人利益保护的强化22-24
  • (一)对出质人放弃专利权进行限制22
  • (二)赋予质权人对转让或实施许可行为的撤销权22
  • (三)质权人的代位权适度扩张22-24
  • 1. 专利权被侵权时的维权代位权23
  • 2. 履行相关手续维持专利权有效的代位权23-24
  • 五、专利权质押标的价值评估的完善24-27
  • (一)建立科学的评估流程和规范体系24
  • (二)完善专利权评估机构的法律责任24-25
  • (三)建立专利权质押风险担保制度25-27
  •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30
  • 致谢30-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国荣;;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J];当代法学;2006年02期

2 王磊;赵利梅;;我国无形资产质押现状分析[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3 吴晨曦,王莹;权利质权?抑或权利抵押权?——论知识产权设定担保的体例选择[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戴谋富;论知识产权质权的客体范围[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易继明;论我国专利权质押制度[J];科技与法律;1996年04期

6 李军;专利权质押的法律问题[J];人民司法;2000年05期

7 田兆武;王冠;;“积成电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案例剖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8 王利明;;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草案[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余渊;关于无形资产融资担保若干问题的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12期

10 徐海燕;;对我国专利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德东;专利权质押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江云丰;论知识产权质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黄发雄;我国专利质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胡澜;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5 姜旭;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刘广南;专利权质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周倩;专利申请权可质押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卫巧格;专利权质押融资中质权人利益保护之探析[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专利权质押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31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