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04:37
  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给权利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面临诸多侵权行为的挑战。由于知识产权的公开性和侵权行为的隐蔽性,诉讼中权利人往往难以就实际损失或侵权获益充分举证。赔偿不到位又难以维护权利人利益,因此立法设置了法定赔偿制度。法定赔偿不仅是民法的公平正义、意思自治基本原则的体现,是基于侵权责任法强化权利救济的考虑,同时也符合知识产权法保护创新、平衡利益的本质。现实生活中,法定赔偿也有激励社会创新、提高诉讼效率、强化社会公正的重要意义,是知识产权权利人维权的重要方式,更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选择。法定赔偿的适用是法定赔偿制度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包括适用的主体、原则、模式、顺序、单位、参考因素等内容。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法定赔偿纳入知识产权制度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也规定了相关内容。目前我国法定赔偿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法律、司法解释及地方司法指导意见等,但在适用上存在不足:法律规定模糊,司法解释、地方司法指导意见效力层次不高;法定赔偿适用范围过于狭窄;立法对适用前提、顺序、范围、参考因素、条文表达规定不统一等。为保护权利人智力成果,法定赔偿制度应尽快形成统一体系。针对我国法...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创新之处
2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概述
    2.1 法定赔偿的概念
        2.1.1 学界对法定赔偿的定义
        2.1.2 法定赔偿的概念辨析
    2.2 法定赔偿的特征
        2.2.1 赔偿额度的法定性
        2.2.2 赔偿顺序的限定性
        2.2.3 赔偿适用的自由裁量性
    2.3 法定赔偿的性质
        2.3.1 法定赔偿的性质与原则之争
        2.3.2 法定赔偿性质的应有之义
    2.4 法定赔偿的适用
        2.4.1 适用主体
        2.4.2 适用原则
        2.4.3 适用模式
        2.4.4 适用顺序
        2.4.5 适用数额
        2.4.6 适用单位
        2.4.7 适用的参考因素
3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价值
    3.1 法定赔偿的理论基础
        3.1.1 民法公平原则的体现
        3.1.2 侵权责任法强化权利救济的考虑
        3.1.3 知识产权法保护创新、平衡利益的本质
    3.2 法定赔偿的现实价值
        3.2.1 保护智力成果,激励社会创新
        3.2.2 促进权益实现,提高诉讼效率
        3.2.3 推进利益平衡,强化社会公正
4 境外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立法
    4.1 法定赔偿的适用模式
        4.1.1 一般赔偿与法定赔偿择一适用的模式
        4.1.2 一般赔偿与法定赔偿并行适用的模式
    4.2 法定赔偿的适用顺序
        4.2.1 自由选择模式
        4.2.2 法定顺序模式
    4.3 法定赔偿的适用数额
        4.3.1 幅度模式
        4.3.2 基准模式
    4.4 法定赔偿的适用单位
        4.4.1 以侵权客体数量为单位
        4.4.2 以侵权行为数量为单位
    4.5 法定赔偿的参考因素
    4.6 法定赔偿中的惩罚性赔偿
    4.7 境外立法对完善我国法定赔偿的启示
        4.7.1 法定赔偿的选择应考虑弥补法官自由裁量的弊端
        4.7.2 法定赔偿的选择应依据与实际损失的关联作出
        4.7.3 法定赔偿应结合本国实际与国际保护需要
5 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规范及不足
    5.1 我国法定赔偿的立法
        5.1.1 知识产权法律中的法定赔偿
        5.1.2 司法解释中的法定赔偿
    5.2 地方性审判指导意见中的法定赔偿
    5.3 我国法定赔偿规范的不足
        5.3.1 司法解释、指导意见的效力层次不高
        5.3.2 法定赔偿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5.3.3 法定赔偿的适用顺序不统一
        5.3.4 法定赔偿的适用单位与数额不统一
        5.3.5 法定赔偿的参考因素不统一
        5.3.6 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不统一
        5.3.7 法定赔偿的条文表达不统一
6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适用的建议
    6.1 统一法定赔偿适用的立法
        6.1.1 提升司法解释的法律位阶
        6.1.2 扩大法定赔偿的适用范围
        6.1.3 统一法定赔偿的内容体系
        6.1.4 确立精神损害赔偿的独立地位
        6.1.5 惩罚性赔偿不具有适用的必要性
    6.2 我国法定赔偿的应有体系
        6.2.1 法定赔偿的适用主体
        6.2.2 法定赔偿的适用顺序
        6.2.3 法定赔偿的适用数额
        6.2.4 法定赔偿的适用单位
        6.2.5 法定赔偿的参考因素
    6.3 法定赔偿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6.3.1 法定赔偿的适用应注意当事人利益的平衡
        6.3.2 法定赔偿的适用应注重专业评估手段的运用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著作人格权侵权赔偿制度研究——以人格和财产的双层视角[J]. 杨延超.  法学论坛. 2011(05)
[2]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之反思与完善[J]. 张春艳.  法学杂志. 2011(05)
[3]精神损害赔偿的三个关键词[J]. 谢鸿飞.  法商研究. 2010(06)
[4]知识产权赔偿中“法定赔偿制度”的思考[J]. 丁兆增.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5]论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统一规范的建立[J]. 朱启莉.  唐山学院学报. 2009(05)
[6]论我国知识产权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 钱玉文,骆福林.  法学杂志. 2009(04)
[7]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陈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
[8]论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中法定赔偿金制度的完善[J]. 卫绪华.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9]论竞争法中的法定赔偿:制度变迁个案的解剖——基于不正当竞争案例的整理与研究[J]. 李友根.  中国法学. 2009(01)
[10]侵权责任法制定中的若干问题[J]. 王利明.  当代法学. 2008(05)

博士论文
[1]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研究[D]. 朱启莉.吉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27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327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a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