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商业化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15:29
在新的世纪里,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凸显。知识对经济增长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经不单单是法律意义上受保护的资产了,它已经居于企业智能资源价值链的高端。它更是成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强大的商业工具,是企业研发和市场之间的自然链接,是企业价值和盈利的重要增长点,是企业建构商业视野的关键环节。在不确定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而知识产权作为技术创新后的成果之一,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更是有着直接的作用。知识产权商业化是知识产权价值体现的途径之一,因此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商业化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目前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能力的重视在逐步提高,知识产权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高。但我国大部分研究机构或企业的创新成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化。不少企业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成果并没有发挥出其商业战略中的作用。总体而言,中国的知识产权商业化比例是处于较低水平,有着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并且加入WTO后我们所面临着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之间核心竞争...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企业专利授权量由图4-2可以看出近半数的企业专利授权量还在10件以下,仅有8%的企业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产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以深圳实践为例[J]. 肖延高,李仕明,李平.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03)
[2]论知识产权在企业中的应用[J]. 安海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6)
[3]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现状分析及其市场化[J]. 郭军杰,何梅,黄甫宜月.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7(03)
[4]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能力建构分析[J]. 李蓉,萧延高,王晓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01)
[5]基于动态能力的新兴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思维变革[J]. 萧延高,李平,刘炬. 科技与管理. 2006(05)
[6]我国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方面的问题分析[J]. 褚思翔,王秀峰. 中国科技信息. 2006(03)
[7]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涵界定及其相关理论评述[J]. 马刚. 经济评论. 2006(01)
[8]技术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J]. 易显飞,张扬.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9]知识产权对宏观经济作用的经济学考察[J]. 王景,朱利.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5(01)
[10]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J]. 袁晓东.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01)
博士论文
[1]基于区域产业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 李平.电子科技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 沈凤君.中国政法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64494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企业专利授权量由图4-2可以看出近半数的企业专利授权量还在10件以下,仅有8%的企业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产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以深圳实践为例[J]. 肖延高,李仕明,李平.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03)
[2]论知识产权在企业中的应用[J]. 安海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6)
[3]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现状分析及其市场化[J]. 郭军杰,何梅,黄甫宜月.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7(03)
[4]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能力建构分析[J]. 李蓉,萧延高,王晓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01)
[5]基于动态能力的新兴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思维变革[J]. 萧延高,李平,刘炬. 科技与管理. 2006(05)
[6]我国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方面的问题分析[J]. 褚思翔,王秀峰. 中国科技信息. 2006(03)
[7]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涵界定及其相关理论评述[J]. 马刚. 经济评论. 2006(01)
[8]技术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J]. 易显飞,张扬.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9]知识产权对宏观经济作用的经济学考察[J]. 王景,朱利.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5(01)
[10]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J]. 袁晓东.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01)
博士论文
[1]基于区域产业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 李平.电子科技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 沈凤君.中国政法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64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36449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