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知识产权贸易代理
发布时间:2021-09-03 06:5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实现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布鲁斯 A·莱曼在他的论文中指出,“在 21 世纪,美国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即美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创造、拥有、维持并保护它的知识产权”。在西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一起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和国民创造财富。其完善的知识产权贸易代理制度,在知识产权贸易中广为采用,服务方式的多样性使知识产权权利人得到了大量的利益,从而维持了知识产权创造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在世界经济中的一名重要成员——中国,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如何有效的转化,并为权利人实现利益成为了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而恰恰我国的知识产权的转化存在严重的机制缺陷,导致一方面是高校科研机构及发明人的科技成果找不到买方,而广大无开发能力企业则找不到合适的知识产权产品。从这点而言,研究我国知识产权贸易代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相关的理论研究状况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于知识产权贸易代理制度的研究,多是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且探讨某一个方面。也就是说,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国内的学者利用实证和经济理论分析对知识产权贸易代理进行研究的...
【文章来源】:福州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0.3 论文框架
0.4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发展知识产权贸易代理的必要性
1.1 知识产权贸易与知识产权代理
1.1.1 知识产权贸易
1.1.2 知识产权贸易代理
1.2 我国发展知识产权贸易代理的必要性
1.3 实证分析:中美专利制度的绩效比较
第二章 知识产权产权贸易代理在我国的发展
2.1 知识产权贸易代理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2.1.1 专利代理制度的演变
2.1.2 商标代理制度的演变
2.1.3 版权代理制度的演变
2.2 我国知识产权贸易代理机构的存在形式
2.3 知识产权贸易代理比较分析:中国与发达国家
第三章 制约我国知识产权贸易代理发展的因素分析
3.1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3.1.1 知识产权贸易代理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3.1.2 知识产权贸易代理的制度安排
3.2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3.2.1 全民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
3.2.2 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贸易代理的阿基里斯之踵
3.2.3 产权制度的缺位与路径依赖型的行政过度干预
3.2.4 WTO 下我国知识产权贸易代理面临挑战
3.2.5 知识产权评估定价模式欠规范、合理
第四章 发展我国知识产权贸易代理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产权制度建设
4.2 转变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的重点,采取政策措施倡导自主知识产权
4.3 加强知识产权贸易代理人才培养
4.4 积极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4.5 拓宽知识产权贸易代理机构服务范围,积极采用新的商业模式
4.6 进行知识产权贸易代理机构的整合,作大作强知识产权贸易代理机构
4.7 抓住契机,在 WTO 框架下谋求知识产权贸易代理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要的引资保障——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与对外直接投资[J]. 肖炼. 国际贸易. 2003(04)
[2]制度供给与自主知识产权产出和运营[J]. 孙惠民. 中国科技论坛. 2003(01)
[3]WTO下发展我国知识产权代理业的思考[J]. 代中强,郑秉秀. 电子知识产权. 2003(02)
[4]政府介入战略技术联盟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模式研究[J]. 苏竣,陈玲. 中国软科学. 2002(12)
[5]撤掉经济发展的梯子: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教训[J]. 张夏准,郝正非. 国际经济评论. 2002(06)
[6]专利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与现实——对中国专利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估[J]. 刘华. 中国软科学. 2002(10)
[7]知识产权保护和中国经济的未来[J]. 胡祖六. 国际经济评论. 2002(04)
[8]传统知识与两类知识产权的保护[J]. 郑成思. 知识产权. 2002(04)
[9]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 何亚东,胡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03)
[10]版权贸易的未来[J]. 巫燕玲,方光明. 大经贸. 2002(05)
本文编号:3380638
【文章来源】:福州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0.3 论文框架
0.4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发展知识产权贸易代理的必要性
1.1 知识产权贸易与知识产权代理
1.1.1 知识产权贸易
1.1.2 知识产权贸易代理
1.2 我国发展知识产权贸易代理的必要性
1.3 实证分析:中美专利制度的绩效比较
第二章 知识产权产权贸易代理在我国的发展
2.1 知识产权贸易代理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2.1.1 专利代理制度的演变
2.1.2 商标代理制度的演变
2.1.3 版权代理制度的演变
2.2 我国知识产权贸易代理机构的存在形式
2.3 知识产权贸易代理比较分析:中国与发达国家
第三章 制约我国知识产权贸易代理发展的因素分析
3.1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3.1.1 知识产权贸易代理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3.1.2 知识产权贸易代理的制度安排
3.2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3.2.1 全民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
3.2.2 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贸易代理的阿基里斯之踵
3.2.3 产权制度的缺位与路径依赖型的行政过度干预
3.2.4 WTO 下我国知识产权贸易代理面临挑战
3.2.5 知识产权评估定价模式欠规范、合理
第四章 发展我国知识产权贸易代理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产权制度建设
4.2 转变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的重点,采取政策措施倡导自主知识产权
4.3 加强知识产权贸易代理人才培养
4.4 积极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4.5 拓宽知识产权贸易代理机构服务范围,积极采用新的商业模式
4.6 进行知识产权贸易代理机构的整合,作大作强知识产权贸易代理机构
4.7 抓住契机,在 WTO 框架下谋求知识产权贸易代理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要的引资保障——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与对外直接投资[J]. 肖炼. 国际贸易. 2003(04)
[2]制度供给与自主知识产权产出和运营[J]. 孙惠民. 中国科技论坛. 2003(01)
[3]WTO下发展我国知识产权代理业的思考[J]. 代中强,郑秉秀. 电子知识产权. 2003(02)
[4]政府介入战略技术联盟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模式研究[J]. 苏竣,陈玲. 中国软科学. 2002(12)
[5]撤掉经济发展的梯子: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教训[J]. 张夏准,郝正非. 国际经济评论. 2002(06)
[6]专利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与现实——对中国专利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估[J]. 刘华. 中国软科学. 2002(10)
[7]知识产权保护和中国经济的未来[J]. 胡祖六. 国际经济评论. 2002(04)
[8]传统知识与两类知识产权的保护[J]. 郑成思. 知识产权. 2002(04)
[9]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 何亚东,胡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03)
[10]版权贸易的未来[J]. 巫燕玲,方光明. 大经贸. 2002(05)
本文编号:3380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380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