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3 19:5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产权制度由于能够有效鼓励创新,因此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特别是TRIPS协议的签署,更扩大了知识产权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外贸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如贸易结构不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差、出口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等。并且近年来发达国家以我国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低为由对我国出口设置了越来越多的障碍,严重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正是基于这种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展开讨论的。首先回顾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并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一国知识产权保护对该国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国内学者普遍达成共识,认为中国必须依靠知识产权保护来激励创新,进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而国外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其次,通过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研究以及近年来频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试图寻找出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少。于是就该问题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我国知识...
【文章来源】: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3年一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家(地区)
图3.3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地区屿所涉领域所占比重数据来源:中经专网http://210.40.89.5:8080四、加工贸易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依然为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1.66%,且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要出口方式的领域集中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和材料技术领域,这表明即使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拉动最大,但其多以来料加工为主,对我国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作用非常有限;光电技术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且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平分秋色,分别占到45.78%和41.03%;以一般贸易为主要方式的集中在生命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五、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拉动最大的是外商独资企业由下图所示,2008年外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67.59%、中外合资企业占到1631%,由此可见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依靠
图3.4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按企业类型分类)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数据库从不同企业类型所在的领域看,外商独资企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通讯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和光电技术四大领域,与进料加工的分布基本一致,这说明外商独资企业大多是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生产方式,对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贡献较大,但对我国技术和创新的拉动非常有限。内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且多以一般贸易为主,其中私营企业占到了32.43%,超过了国有企业的28.47%,这说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已成为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排头兵,但由于其自身规模的限制,对我国改变贸易机构作用不大。3.1.2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通过上节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尽管我国十分迫切地需要国际先进技术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但从成效看,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在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日本实施专利战略的经验及启示[J]. 林婧弘. 知识产权. 2009(06)
[2]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宏观管理对策研究[J]. 徐战菊,李柏洲. 中国软科学. 2009(09)
[3]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体系研究[J]. 刘静,解云燕,胡星. 经济问题. 2007(12)
[4]专利权保护中的预警机制研究[J]. 杨林生. 改革与战略. 2007(12)
[5]日本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借鉴意义[J]. 叶强. 经济纵横. 2007(11)
[6]国外知识产权战略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陈文君. 价格月刊. 2007(05)
[7]国际技术外溢与产业结构的关系[J]. 李燕. 商业时代. 2007(11)
[8]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有关问题研究[J]. 陈福利. 国际贸易. 2006(05)
[9]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J]. 沈文庆. 中国科学基金. 2005(03)
[10]日本向知识经济的战略转型[J]. 刘彦. 统计研究. 2005(03)
硕士论文
[1]对入世后加强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探讨[D]. 彭爱华.西南财经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1758
【文章来源】: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3年一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家(地区)
图3.3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地区屿所涉领域所占比重数据来源:中经专网http://210.40.89.5:8080四、加工贸易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依然为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1.66%,且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要出口方式的领域集中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和材料技术领域,这表明即使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拉动最大,但其多以来料加工为主,对我国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作用非常有限;光电技术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且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平分秋色,分别占到45.78%和41.03%;以一般贸易为主要方式的集中在生命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五、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拉动最大的是外商独资企业由下图所示,2008年外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67.59%、中外合资企业占到1631%,由此可见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依靠
图3.4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按企业类型分类)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数据库从不同企业类型所在的领域看,外商独资企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通讯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和光电技术四大领域,与进料加工的分布基本一致,这说明外商独资企业大多是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生产方式,对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贡献较大,但对我国技术和创新的拉动非常有限。内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且多以一般贸易为主,其中私营企业占到了32.43%,超过了国有企业的28.47%,这说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已成为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排头兵,但由于其自身规模的限制,对我国改变贸易机构作用不大。3.1.2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通过上节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尽管我国十分迫切地需要国际先进技术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但从成效看,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在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日本实施专利战略的经验及启示[J]. 林婧弘. 知识产权. 2009(06)
[2]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宏观管理对策研究[J]. 徐战菊,李柏洲. 中国软科学. 2009(09)
[3]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体系研究[J]. 刘静,解云燕,胡星. 经济问题. 2007(12)
[4]专利权保护中的预警机制研究[J]. 杨林生. 改革与战略. 2007(12)
[5]日本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借鉴意义[J]. 叶强. 经济纵横. 2007(11)
[6]国外知识产权战略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陈文君. 价格月刊. 2007(05)
[7]国际技术外溢与产业结构的关系[J]. 李燕. 商业时代. 2007(11)
[8]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有关问题研究[J]. 陈福利. 国际贸易. 2006(05)
[9]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J]. 沈文庆. 中国科学基金. 2005(03)
[10]日本向知识经济的战略转型[J]. 刘彦. 统计研究. 2005(03)
硕士论文
[1]对入世后加强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探讨[D]. 彭爱华.西南财经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1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38175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