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IPO系列报告看中国加强知识产权赋能创新发展态势
发布时间:2021-09-08 14:33
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近年来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世界知识产权指标》《世界知识产权报告》为基础,进一步解读国际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特点;基于对WIPO报告的系统分析结果,对比近20年来中国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五大科技强国在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方面的变化趋势,揭示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与创新的进步与差距。最后,针对我国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不足与短板,提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赋能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向性建议与展望:营造促进创新高效转化的政策制度环境,激励高质量、原创性知识产权创造供给;提高知识产权全球化治理能力,完善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促进知识产权与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智库支撑作用,重视和强化知识产权与区域创新政策的战略研究。
【文章来源】: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42(04)CSCD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全球研发支出增长率(2000—2018年)[14]
全球创新的地理分布或者说主要科技活动聚集地表现出明显特征:一是论文或专利活动密度最高的创新热点地区形成区域创新集群(大城市创新热点地区);二是发明人和作者密度较高、但尚不足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小众集群。研究表明,各个国家的发明和科学活动始终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型、国际性和繁荣的城市/地区。表2所示,2011至2015年,美国在纽约、旧金山和波士顿等地的专利申请量约占美国专利申请总量的四分之一;同期,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专利申请量在中国的占比从36%上升到52%。其次,大城市是聚集创新生态系统的温床。2015至2017年间,主要位于中国、德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的30个大城市热点占据了专利总量的69%和科学活动的48%。居前十位的大城市热点地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法兰克福、东京、波士顿、上海、伦敦、北京、班加罗尔和巴黎)的发明人国际合作数量占全球国际合作发明总量的26%。由热点地区和小众集群之外的发明人或研究人员产出的发明和论文在全球的占比不到19%,仍有160多个国家的创新活动很少,也没有形成热点地区或集群。2.4 创新合作日趋紧密,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保护知识无形资产、激励创新的法律制度。近30多年来,中国已建立了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以及与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优势互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保护制度安排。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正在形成良性互动,为全球创新版图做出了突出贡献。1)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指标显著提升,专利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十四五”创新发展基本思路:加快建设世界创新强国[J]. 张新,胡鞍钢,陈怀锦,温雅婷.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2]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环境挑战与对策建议[J]. 李玲娟,温珂.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8)
[3]关于创新效率问题的探讨——基于全球创新指数数据的分析[J]. 李哲. 科技中国. 2019(08)
[4]基于全球创新指数的中国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漆苏,刘立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8)
[5]新政策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王晶金,李盛林,梁亚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4)
[6]聚焦科技创新发展 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8年卷首语[J]. 张志强.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8(01)
[7]从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看中国创新崛起态势[J]. 许海云,张娴,张志强,隗玲,侯雪婷.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7(05)
本文编号:3390957
【文章来源】: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42(04)CSCD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全球研发支出增长率(2000—2018年)[14]
全球创新的地理分布或者说主要科技活动聚集地表现出明显特征:一是论文或专利活动密度最高的创新热点地区形成区域创新集群(大城市创新热点地区);二是发明人和作者密度较高、但尚不足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小众集群。研究表明,各个国家的发明和科学活动始终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型、国际性和繁荣的城市/地区。表2所示,2011至2015年,美国在纽约、旧金山和波士顿等地的专利申请量约占美国专利申请总量的四分之一;同期,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专利申请量在中国的占比从36%上升到52%。其次,大城市是聚集创新生态系统的温床。2015至2017年间,主要位于中国、德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的30个大城市热点占据了专利总量的69%和科学活动的48%。居前十位的大城市热点地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法兰克福、东京、波士顿、上海、伦敦、北京、班加罗尔和巴黎)的发明人国际合作数量占全球国际合作发明总量的26%。由热点地区和小众集群之外的发明人或研究人员产出的发明和论文在全球的占比不到19%,仍有160多个国家的创新活动很少,也没有形成热点地区或集群。2.4 创新合作日趋紧密,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保护知识无形资产、激励创新的法律制度。近30多年来,中国已建立了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以及与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优势互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保护制度安排。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正在形成良性互动,为全球创新版图做出了突出贡献。1)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指标显著提升,专利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十四五”创新发展基本思路:加快建设世界创新强国[J]. 张新,胡鞍钢,陈怀锦,温雅婷.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2]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环境挑战与对策建议[J]. 李玲娟,温珂.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8)
[3]关于创新效率问题的探讨——基于全球创新指数数据的分析[J]. 李哲. 科技中国. 2019(08)
[4]基于全球创新指数的中国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漆苏,刘立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8)
[5]新政策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王晶金,李盛林,梁亚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4)
[6]聚焦科技创新发展 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8年卷首语[J]. 张志强.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8(01)
[7]从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看中国创新崛起态势[J]. 许海云,张娴,张志强,隗玲,侯雪婷.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7(05)
本文编号:3390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39095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