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行为保全论

发布时间:2023-11-04 11:33
  从当事人起诉到裁判文书的作出并最终生效成为执行依据往往程序过程漫长,在此过程中如果不及时冻结义务人的侵权行为状态,将可能产生新损害或者扩大现有损害,从而使权利人的权利救济诉求落空,最终导致诉讼制度保护权利的目的无法实现,使诉讼制度本身失去价值和意义。为此,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有关行为保全的规定,在被申请人的行为有可能影响将来生效裁判文书内容的有效实现、产生新损害或扩大现有损害的情况下,申请人可以在获得生效裁判文书前申请法院先行作出裁定,责令被申请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笔者首先通过案例引入和《民事诉讼法》修改回顾介绍了本选题的背景,以及其在理论探讨、制度构建和司法适用中的意义。随后,笔者梳理了现有研究的着重点和薄弱点,介绍了论文整体的研究思路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作了简要说明。第二章行为保全概述,笔者从保全语义内涵出发,通过对现有定义、行为保全特征的梳理,以及行为保全与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的区分界定了行为保全的概念。笔者认为行为保全在本质上为一种制度,同时具有一定的程序属性,其在给予当事人及时救济、强化纠纷解决、增进司法权威等方...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有研究的着重点
        1.2.2 现有研究的薄弱点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行为保全概述
    2.1 行为保全的概念界定
        2.1.1 行为保全的涵义
        2.1.2 行为保全的特征
        2.1.3 行为保全与财产保全
        2.1.4 行为保全与先予执行
    2.2 行为保全的性质
    2.3 行为保全的功能
        2.3.1 保全权利实现
        2.3.2 强化纠纷解决
        2.3.3 增进司法权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域外行为保全相关制度考察
    3.1 制度起源
        3.1.1 罗马法禁止令状
        3.1.2 教会法占有权救济
        3.1.3 欧洲王室法新侵占之诉
        3.1.4 禁令与假处分
    3.2 英美法系中间禁令制度
    3.3 大陆法系假处分制度
    3.4 比较与启示
        3.4.1 两大法系相关制度比较
        3.4.2 两大法系相关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行为保全的制度现状
    4.1 立法沿革
    4.2 立法现状
        4.2.1 立法规定
        4.2.2 立法现状评析
    4.3 司法现状
        4.3.1 司法概况
        4.3.2 司法现状评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行为保全的制度完善
    5.1 制度完善应遵循的原则
        5.1.1 自愿处分原则
        5.1.2 适度裁量原则
        5.1.3 衡平救济原则
    5.2 程序制度的完善
        5.2.1 行为保全的适用范围
        5.2.2 行为保全的启动
        5.2.3 行为保全的审理
        5.2.4 行为保全的裁定
    5.3 救济机制的完善
        5.3.1 复议与上诉
        5.3.2 解除
        5.3.3 赔偿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裁判文书网行为保全文书一览表
    附录1 支持裁定
    附录2 驳回裁定
    附录3 解除裁定
    附录4 撤回裁定
    附录5 复议/上诉裁定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60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860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