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8 14:36
大数据一词是当今最热门的词汇,随着大数据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政务数据的采集、建设和应用能力逐步提升,带来了更多的政务大数据积累,但传统的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是满足于单个部门的业务运行、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需求,这样的应用使得政务数据资源应用并不广泛、价值发挥并不充分。目前,以中国为代表的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世界各国对政务数据的重要价值认识更加清晰,多个国家将政务数据视为新时期提升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优化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的战略资源,利用数据共享应用和深度挖掘等方式实现政务数据资源价值最大化。因此,倡导和促进政务数据共享对于疏通不同的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推动数据流转有积极作用,能够更快地形成覆盖社会治理各个领域的政务数据资源,让数据的价值在更多不同的领域和方向发挥作用,能够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政务服务能力的奠定基础。本文以公共服务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国内外数据共享的有效做法、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数据共享绩效评价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探索性构建了政府部门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模型,在指标体系初步构建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3.创新之处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德尔菲法
3.层次分析法
4.问卷调查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政务数据
2.政务数据共享
3.政务数据共享绩效
4.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
(二)理论基础
1.新公共服务理论
2.整体性治理理论
3.政府部门管理流程再造理论
第三章 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一)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2.指标体系设计方法和依据
3.确立指标体系维度
4.初步构建指标体系
5.具体指标的说明
(二)基于德尔菲法的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1.咨询专家的选择
2.初始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的拟定
3.咨询结果的分析方法
4.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1.构造判断矩阵
2.一致性检验和指标权重计算
3.结果分析
第四章 实证分析—以W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为例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指标的测量与赋值
(三)问卷设计及发放情况
(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五)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六)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数据共享的政策支持不够
2.数据共享的激励机制缺位
3.数据共享的基础设施薄弱
4.数据的知识产权和安全意识滞后
(二)政策建议
1.完善政务数据共享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
2.建立绩效考核与问责机制
3.增加数据共享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4.增强数据安全防范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国外政务数据共享评估方式及评价指标一览表
附录2:国内政务数据共享评估方式及评价指标一览表
附录3: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4: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专家打分问卷
附录5: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的调查问卷
本文编号:4028742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3.创新之处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德尔菲法
3.层次分析法
4.问卷调查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政务数据
2.政务数据共享
3.政务数据共享绩效
4.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
(二)理论基础
1.新公共服务理论
2.整体性治理理论
3.政府部门管理流程再造理论
第三章 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一)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2.指标体系设计方法和依据
3.确立指标体系维度
4.初步构建指标体系
5.具体指标的说明
(二)基于德尔菲法的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1.咨询专家的选择
2.初始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的拟定
3.咨询结果的分析方法
4.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1.构造判断矩阵
2.一致性检验和指标权重计算
3.结果分析
第四章 实证分析—以W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为例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指标的测量与赋值
(三)问卷设计及发放情况
(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五)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六)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数据共享的政策支持不够
2.数据共享的激励机制缺位
3.数据共享的基础设施薄弱
4.数据的知识产权和安全意识滞后
(二)政策建议
1.完善政务数据共享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
2.建立绩效考核与问责机制
3.增加数据共享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4.增强数据安全防范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国外政务数据共享评估方式及评价指标一览表
附录2:国内政务数据共享评估方式及评价指标一览表
附录3: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4: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专家打分问卷
附录5:政务数据共享绩效评价的调查问卷
本文编号:4028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402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