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水处理絮凝过程中絮体检测与絮体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机器视觉的水处理絮凝过程中絮体检测与絮体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内外传统的饮用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混凝(含混合和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阶段,絮凝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絮凝效果的好坏对后续的沉淀、过滤等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过程具有非线性和大时滞等特点。针对现有水厂大多数是通过检测沉后水的浊度、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等指标来表征絮凝效果和控制混凝剂投药量,这在时间和反馈上具有时滞性,不能快速反映絮凝效果和反馈调节控制投药量。本课题应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涡流絮凝技术,首先通过混凝沉淀烧杯试验优出混凝剂及确定最佳投药量,然后基于机器视觉系统,采用工业数字相机对过渡段处的絮体进行检测、识别获取絮体的性能参数(数量、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在不同的絮凝时间和混凝剂投药量的工况下,考察了絮凝时间和投药量对絮体的数量、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的影响;研究了絮体的数量、等效粒径、分形维数与沉后水水质(浊度和ξ电位)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分析了絮体的分形维数与等效粒径之间的关联性。试验结果为水厂混凝投药控制过程中的时滞性和投药量精准性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参考。试验期间原水取自华东交通大学孔目湖湖水,因受到校园生活污水一定的污染,其氨氮、总磷指标偏高,水质情况:水温为8~26℃、p H值为6.37~7.15、ξ电位为-32.08~-23.12m V、浊度为8.812~28.165 NTU、高锰酸钾指数(CODMn)为5.220~23.560 mg/L、氨氮(NH3-N)为4.560~12.050 mg/L和总磷(TP)为0.250~2.760 mg/L。试验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混凝沉淀烧杯试验通过混凝沉淀烧杯试验,研究聚合氯化铝(PAC)、三氯化铁(Fe Cl3)、硫酸铝(Al2(SO4)3)三种混凝剂对絮凝过程水中浊度、CODMn、NH3-N和TP等去除效果,优选出PAC为最佳混凝剂,确定最佳投药量为18 mg/L。2、基于机器视觉的絮凝过程中絮体检测的试验研究采用工业数字相机对过渡段处的絮体进行图像采集,利用计算机及软件Floc Processor-Microsoft Visual Studio对絮体图像进行预处理、目标检测识别等处理,有效地获取了絮体的数量、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且各参数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说明采用机器视觉系统对絮体特征提取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实操性,为后续絮凝过程中絮体性能参数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3、絮凝控制条件对絮体性能参数的影响本阶段试验是考察不同的絮凝时间、混凝剂投药量对絮体性能参数的影响:(1)当PAC投药量为18 mg/L时,考察不同的絮凝时间对絮体的数量、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的影响:随着絮凝时间的减少,絮体的数量是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值的变化趋势均是先以较大幅度地增大再减小。(2)当絮凝时间为17.1 min时,考察不同的PAC投药量对絮体数量、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的影响:随着投药量的增加,絮体的数量是逐渐增加的趋势,等效粒径是先逐渐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值是先变大后减小的趋势。4、絮体性能参数与沉后水水质之间的关系本阶段试验是在絮凝时间为17.1 min时,通过改变PAC投药量,研究絮体的数量、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与沉后水水质(浊度和ξ电位)之间的相关性:(1)随着PAC投药量增大至最佳投药量的过程中,沉后水浊度随着絮体数量的增多而下降,两者变化趋势呈负相关性,当投药量继续增加,沉后水浊度随着絮体数量增多而上升,二者变化趋势呈正相关性,关系式为2 xxy(10)-(28)42522.5195076.000444.0,相关系数R2为0.982;随着投药量的增加,絮体的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与沉后水浊度的变化趋势基本均呈现为负相关,关系式分别为2 xxy(10)-(28)11547.784602.1042369.4和2 xxy(10)-(28)43912.3801026.4473575.12,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51和0.875,当絮体的等效粒径、分形维数不断增大时,沉后水浊度随之降低。(2)随着PAC投药量的增加,絮体数量与沉后水ξ电位值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关系式是2 xxy(10)-(28)88725.29208.100858.0,相关系数R2值为0.868,随着絮体数量的增加,沉后水ξ电位从负值逐渐变为正值;絮体等效粒径与沉后水ξ电位值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关系式为2 xxy-(10)(28)75676.1409273.681045.3,相关系数R2为0.879,随着等效粒径的增大,沉后水ξ电位从负值变为正值;当沉后水ξ电位从负值变为正值的过程,分形维数与沉后水ξ电位的变化趋势呈线性正相关,此时关系式为xy-(28)68.33598.17,相关系数为0.942,分形维数值在增大;当沉后水ξ电位为正值增大的过程中,分形维数与沉后水ξ电位的变化趋势呈线性负相关,此时关系式为xy(10)-(28)432.146.7,相关系数为0.954,沉后水ξ电位值在变大,而絮体分形维数值在减小。5、絮体分形维数与等效粒径之间的关联性本阶段试验是在絮凝时间为17.1 min,PAC投药量为20 mg/L时,研究絮体的分形维数与等效粒径之间的关联性。试验期间絮体的等效粒径变化范围是0.417~2.989mm,平均值为1.345 mm;絮体的分形维数值变化范围为1.05~1.96,平均值为1.66。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絮体的分形维数与等效粒径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关联性,相关关系式为13147.00224.1 d Df?(28),符合幂指数关系,相关系数R2为0.826。当絮体的等效粒径小于2 mm左右时,随着等效粒径的增大,分形维数值也随之增大,当絮体等效粒径大于2 mm左右时,随着等效粒径的增大,分形维数值逐步减小。
【关键词】:微涡流絮凝 机器视觉 絮体 等效粒径 分形维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9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引言10-11
- 1.2 课题来源、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课题来源11
- 1.2.2 课题目的11
- 1.2.3 课题意义11-12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12-14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12-13
- 1.3.2 主要技术路线13-14
- 第二章 水处理絮凝技术及絮体检测技术概述14-25
- 2.1 水处理絮凝技术概述14-21
- 2.1.1 水处理絮凝机理14-15
- 2.1.2 絮凝动力学15-17
- 2.1.3 絮凝的影响因素17-19
- 2.1.4 微涡流絮凝技术19-21
- 2.2 絮体检测技术概述21-25
- 2.2.1 絮体的性能参数21-22
- 2.2.2 絮体检测技术研究与进展22-25
- 第三章 烧杯试验及结果分析25-38
- 3.1 试验目的25
- 3.2 试验材料25-26
- 3.2.1 试验混凝剂25
- 3.2.2 试验所需药剂25-26
- 3.3 试验方法26-28
- 3.3.1 常规指标分析方法26-27
- 3.3.2 主要仪器及设备27-28
- 3.4 混凝沉淀烧杯试验设计28-32
- 3.4.1 试验介绍28-29
- 3.4.2 试验设计原理29
- 3.4.3 试验设计29-32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32-36
- 3.5.1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32-35
- 3.5.2 最佳投药量的确定35-36
- 3.6 本章小结36-38
- 第四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絮凝过程中絮体检测的研究38-55
- 4.1 试验概述38
- 4.2 试验装置及仪器设备38-41
- 4.2.1 取水装置38-39
- 4.2.2 混凝剂投加装置39
- 4.2.3 微涡流絮凝装置39-40
- 4.2.4 斜管沉淀装置40-41
- 4.3 机器视觉系统41-53
- 4.3.1 图像采集系统41-42
- 4.3.2 图像处理系统42-51
- 4.3.3 数据处理软件51-53
- 4.4 本章小结53-55
- 第五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絮凝过程中絮体性能的研究55-74
- 5.1 试验概述55
- 5.2 絮凝控制条件对絮体性能参数影响的研究55-63
- 5.2.1 絮凝时间对絮体性能参数的影响56-60
- 5.2.2 投药量对絮体性能参数的影响60-63
- 5.3 絮体性能参数与沉后水水质之间的关系63-71
- 5.3.1 絮体性能参数与沉后水浊度之间的关系63-67
- 5.3.2 絮体性能参数与沉后水ξ电位之间的关系67-71
- 5.4 絮体分形维数与等效粒径之间的关联性71-72
- 5.5 本章小结72-74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74-78
- 6.1 结果与讨论74-75
- 6.2 建议75-78
- 参考文献78-84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4-86
- 致谢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若冰;王东升;李涛;;絮体性能及其工艺调控的研究与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2 詹健,高延耀,,周增炎;生物絮体的物理特性调节[J];中国给水排水;1996年01期
3 王丽坤;王启山;孙晓明;杨健康;刘艳芳;;壳聚糖助凝对三氯化铁絮体形态和强度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9年07期
4 李冬梅,金伟如,王和平,梅胜,谭万春,金同轨;高浓度悬浊液絮体分形结构的发展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5 李冬梅,金同轨,梅胜,谭万春;含沙高浊水架桥絮体的质量分形[J];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11期
6 关湛;;斜管沉淀池絮体上浮成因及对策[J];市政技术;2006年04期
7 吴春笃;段明飞;解清杰;;预臭氧氧化对聚硅酸铝铁絮凝效果及絮体形态影响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1年06期
8 叶健;吴纯德;梁佳莉;黄璐;;硫酸铝作为混凝剂时絮体破碎与再絮凝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7期
9 吴春笃;段明飞;解清杰;;水力条件对聚硅酸铝铁絮体分形结构的影响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12期
10 李继;吕小梅;张小磊;董晓清;;一体化絮体床过滤技术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晓军;魏在山;宫磊;宁平;;絮凝气浮过程中絮体分形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曹百川;高宝玉;许春华;付英;刘鑫;;pH对聚合硅酸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铁处理黄河水效果及生成絮体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朱哲;李涛;王东升;姚重华;汤鸿霄;;阳离子PAM投加量对絮体性状特征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传常;唐爱东;王勇;;聚合氯化铝-腐殖酸(PAC-HA)絮体的表面分形模型[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金同轨;张建锋;高湘;王华军;张树德;;黄河泥沙的混凝形态和絮体构造模型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王伟强;李星;杨艳玲;周志伟;;污泥回流比对絮体破碎、再絮凝特性及沉后水质的影响[A];饮用水安全控制技术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委员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伟;沉淀底泥投加强化絮凝效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俞文正;混凝絮体破碎再絮凝机理研究及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贺维鹏;絮体分形成长与流场协同作用机制及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阮
本文编号:490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49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