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14:11

  本文关键词:我国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惩罚性赔偿制度缘起于英美法系,是一项颇为重要同时又兼具争议的制度。它具有赔偿被侵权人利益、惩罚专利侵权人、遏制潜在的侵权行为及激励被侵权人主动维权的多重价值功能,是我国现阶段民事立法和民法学中的一项新课题。我国《专利法》中并未明确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只是在《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出现了惩罚性的规定。在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的今天,我国专利侵权纠纷层出不穷,司法实践中存在过度适用法定赔偿的现状,司法判决遵循的还是补偿性原则。但是,同为知识产权私权的商标法中却率先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举轻以明重,具有更高技术性和价值含金量的专利权侵权纠纷中更应当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该制度的主要目标是遏制当前高位运行的专利侵权现象。文章通过详细论述专利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同时从法学、经济学的视角为惩罚性赔偿责任引入专利侵权赔偿进行理论铺垫。由于我国专利侵权纠纷的公法保护存在局限,司法实践中居高不下的专利侵权现象,以及我国现行专利赔偿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得出结论:我国有必要在专利侵权赔偿中引入惩罚性赔偿,文章也对该制度的引入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第五章着重介绍了我国专利期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构建和司法适用。首先,确定了惩罚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范围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赔偿,并认为现阶段不宜对精神损害和商誉损害进行赔偿,这是以往学界探讨时所忽视或者避而不谈的内容。其次,对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进行细化规定,只有主观上存在恶意并且造成专利权利人严重损害事实的侵权行为才能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并且在实体和程序方面,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了合理的限制。再次,确定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金数额时,在考虑相关因素的同时,提出惩罚性赔偿不得与法定赔偿金叠加适用。认为我国现阶段应采取弹性模式的立法方式较为合适。最后,处理好惩罚性赔偿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协调性问题。以深化对该制度的理论研究,努力回应社会对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和司法需求。
【关键词】:专利侵权 补偿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 立法构建 司法适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选题来源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4 研究重点难点问题13-14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14-15
  • 第二章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相关概念解析15-20
  • 2.1 惩罚性赔偿的概念剖析15-17
  • 2.2 惩罚性赔偿制度与相关制度的比较17-19
  • 2.2.1 补偿性赔偿与惩罚性赔偿的联系与区别17-18
  • 2.2.2 惩罚性赔偿制度与罚款、罚金的区别18-19
  • 2.3 惩罚性赔偿的制度价值19-20
  • 第三章 我国专利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分析20-32
  • 3.1 专利侵权行为的特殊性20-23
  • 3.1.1 专利侵权行为具有高隐蔽性和难控制性21
  • 3.1.2 专利侵权行为具有高获利性和低风险性21
  • 3.1.3 专利侵权纠纷举证难和维权成本高21-22
  • 3.1.4 专利侵权诉讼周期长和损害赔偿低22-23
  • 3.2 专利侵权纠纷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依据23-25
  • 3.2.1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基础分析23-24
  • 3.2.2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经济学基础分析24-25
  • 3.3 我国专利侵权纠纷现象的法律规制现状25-32
  • 3.3.1 我国专利侵权纠纷的公法保护存在局限25-27
  • 3.3.2 我国司法实践中专利侵权现象居高不下27-28
  • 3.3.3 我国现行专利侵权赔偿规定缺乏可操作性28-32
  • 第四章 我国专利侵权纠纷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可行性分析32-37
  • 4.1 我国理论界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逐步接受32-33
  • 4.2 我国实务界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倾向33-35
  • 4.3 我国现有良好的政策环境背景35
  • 4.4 域外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成熟运行35-37
  • 第五章 我国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构建和司法适用37-48
  • 5.1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范围确定37-39
  • 5.1.1 直接损失的赔偿37
  • 5.1.2 间接损失的赔偿37-38
  • 5.1.3 精神损害赔偿与商誉损害赔偿的取舍38-39
  • 5.2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及限制39-43
  • 5.2.1 行为的违法性40
  • 5.2.2 造成损害事实并产生严重后果40
  • 5.2.3 损害事实与违法行为存在因果关系40-41
  • 5.2.4 主观上存在故意41-42
  • 5.2.5 对原告诉讼请求的限制42-43
  • 5.3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金数额的确定43-46
  • 5.3.1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数额应考虑的因素43
  • 5.3.2 惩罚性赔偿金与法定赔偿金的关系43-44
  • 5.3.3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金数额的确定44-46
  • 5.4 惩罚性赔偿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协调46-48
  • 5.4.1 与专利侵权行政责任的协调46-47
  • 5.4.2 与专利侵权刑事责任的协调47-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4

  本文关键词:我国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494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8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