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人格理论及其知识产权法哲学内涵
发布时间:2017-08-02 16:09
本文关键词:黑格尔人格理论及其知识产权法哲学内涵
更多相关文章: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人格理论 所有权 知识产权
【摘要】: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阐释的人格理论,是构成其所有权学说乃至整个法律观的基石。西方学者贾斯汀·休斯等运用黑格尔关于财产权与人格的理论,分析知识产权尤其是著作权的归属与转让等方面的法理学渊源,影响了人们对知识产权法哲学研究。源于19世纪初期的黑格尔人格理论,与其说能够提供当代知识产权法的现实解释力,不如说构成了批判现实社会的规范性力量。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人格理论 所有权 知识产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知识产权理论体系研究”(11AZD047)
【分类号】:D90
【正文快照】: 哲学理论离法律现实似远又近。很多时候,经世致用的法律似乎与形而上的哲学各行其道,但人们援引具体的法律法规,分析、处理法律现象或纠纷案件时,又往往以一些哲学概念、理论为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作辩护。基于构成其立场的具体利益出发,人们往往依托特定的哲学理念为自己的法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可;;黑格尔法学观初探[J];国外法学;1986年01期
2 韩铭立;;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加强法制——学习马克思、列宁关于法律的理论[J];法学研究;1978年00期
3 朱学平;黑格尔法哲学思想探源[J];现代法学;2005年02期
4 彭辉;;黑格尔的法与道德观的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7期
5 陈爱华;;法伦理的形上维度——解读黑格尔的法伦理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孔庆明;黑格尔法哲学要义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聂昭;现实性·合理性·现存性[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8 一行;;从《现象学》到《法哲学》:一个自由主义者的“政治成熟”——评高全喜《论相互承认的法权》[J];世界哲学;2006年06期
9 刘建民;;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二篇、第三篇标题汉译建议[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610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610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