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误区与矫正——基于四川省立法与实践的对比

发布时间:2017-08-14 17:19

  本文关键词:“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误区与矫正——基于四川省立法与实践的对比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保护 “非遗”保护误区 知识产权法


【摘要】:目前,在我国的立法层面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初具规模,尚待完善,但其保护效果具有局限性;实践中,对"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运用日渐广泛且追求与行政法保护一致的效果,公众对其保护效果具有高度期待。公众对"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效果的实际期待偏离立法设定而形成的误区,是由于个人、集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混淆以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矫正这一误区,需要增强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研究和立法宣传,厘清知识产权法与行政法保护的不同功能与边界。
【作者单位】: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保护 “非遗”保护误区 知识产权法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基地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研究——以四川省为例”(项目编号:SC13E071)部分成果
【分类号】:D923.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如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也是“非遗”保护实践中日渐流行的选择。在理论界,“非遗”的法律保护被认为应以适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定为主,即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和使其获得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年02期

2 徐辉鸿;郭富青;;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法保护模式的构建[J];法学;2007年09期

3 安雪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兼容与互动[J];河北法学;2007年12期

4 李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及知识产权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5 陈洁淼;;传统手工艺与知识产权的冲突和协调——以苏州镇湖刺绣为调研对象[J];理论界;2012年12期

6 张钧;文化权法律保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文化权保护[J];思想战线;2005年04期

7 王卓;;公益诉讼: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新思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程翠英;;民有 民治 民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主体研究[J];武汉文博;2010年01期

9 吴汉东;;论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对象[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10 王思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方式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波;;中医药“老字号”著作权保护的法理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石有枝;董慧婷;;从协调几个关系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J];安徽科技;2009年07期

3 徐t,

本文编号:673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673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