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证据 衔接制度 刑事诉讼法
【摘要】:我国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己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是针对其中的证据衔接问题却少有规定,理论研究也比较薄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首次对行政证据材料的刑事证据能力作出了规定,但是由于其法律效力较低,难以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作用。《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是两法衔接机制发展的一大突破,但是仅仅用一款条文来对证据衔接这个重要的问题进行规定,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主要采用分类、比较、法条解释、实证研究等方法对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阐述。第一部分是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诉讼证据概述。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的内涵,然后对行政证据与刑事诉讼证据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两类证据中不同的种类重点进行了介绍,分析讨论了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的关联,这部分是后面内容的一个衔接,只有清楚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才能进行可行性探讨。第二部分对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转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侦破犯罪的客观规律、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以及打击犯罪均使得行刑证据转化有了必要性,而两类证据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相似性决定了行刑证据转化具有可行性。第三部分是对行刑证据衔接的现状的描述,我国对该制度的规定极为简单,在实践中也存在隐忧。找到问题方能解决问题,本文从法律规定到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是后文完善我国行刑证据衔接制度的前提。第四部分是改善我国行刑证据衔接制度的思考。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是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首先是针对立法中存在的问题需采取的措施:明确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行政证据种类,对行政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运用的具体程序作出规定,推进法律解释的统一化;其次是针对新规定在实施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完善,主要是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证据收集和移送的监督。最后是配套制度和措施。通过提高行政机关的素质和取证工作能力、优化其取证方法以及建立行政机关证据认定机制来完善行政机关证据收集工作,建立行政机关与公安司法机关工作衔接机制以及推动行政机关与公安司法机关证据法律文书的统一化这几个方面来保证行政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有效的运用。
【关键词】: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证据 衔接制度 刑事诉讼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1
- 1.1 课题背景9-10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1.3 研究现状10
- 1.2 创新点与不足10-11
- 1.2.1 创新点10
- 1.2.2 不足10-11
- 第2章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概述11-18
- 2.1 行政执法证据基本内涵与种类11-14
- 2.1.1 基本内涵11-12
- 2.1.2 行政执法证据种类12-14
- 2.2 刑事证据基本内涵与种类14
- 2.2.1 基本内涵14
- 2.2.2 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14
- 2.3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诉讼的关联14-18
- 2.3.1 两类证据的共通之处14-15
- 2.3.2 两类证据的区别15-18
- 第3章 行政执法证据转化为刑事证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8-22
- 3.1 必要性分析18-19
- 3.1.1 犯罪侦查的客观规律18-19
- 3.1.2 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的要求19
- 3.1.3 打击犯罪的现实需要19
- 3.2 可行性分析19-22
- 3.2.1 证据转化的法理基础19-20
- 3.2.2 两法证据具有相似性20-21
- 3.2.3 证据转化具有现实基础21-22
- 第4章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转化衔接现状22-27
- 4.1 立法中存在的问题22-24
- 4.1.1 对《刑事诉讼法》第52条 2 款的解读22-23
- 4.1.2 法律解释中存在的问题23-24
- 4.2 实施过程中的隐忧24-27
- 第5章 刑事证据与行政执法证据衔接制度的完善27-40
- 5.1 明确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行政证据种类27-29
- 5.1.1 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实物证据种类27-28
- 5.1.2 鉴定意见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28
- 5.1.3 一般言辞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28-29
- 5.2 明确行政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运用的程序29-34
- 5.2.1 行政证据材料的移送程序29-30
- 5.2.2 对移送的行政证据材料的审查程序30-31
- 5.2.3 行政证据收集人员出庭作证程序31-33
- 5.2.4 不同种类行政证据材料的运用规则33-34
- 5.3 推进法律解释的统一化34-35
- 5.3.1 忠于法律34
- 5.3.2 防止部门权力扩张34-35
- 5.3.3 采取联合制定解释的方式予以协调35
- 5.3.4 加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律解释的监督35
- 5.4 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证据收集和保全的监督35-37
- 5.4.1 对行政机关证据收集的监督36
- 5.4.2 对行政机关证据保全的监督36-37
- 5.5 行政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运用的配套制度和措施37-40
- 5.5.1 完善行政机关证据收集工作37-38
- 5.5.2 建立行政机关与公安司法机关证据衔接机制38-39
- 5.5.3 推动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证据法律文书的统一化39-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廷尊;;论人民银行行政执法证据的采用标准[J];河北金融;2007年10期
2 孙伟;;行政执法证据刑事司法化的现实性浅析[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邢建琳;;从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案小议交通行政执法证据的收集[J];青海交通科技;2014年01期
4 殷琨;;浅谈环保行政执法证据的收集、制作[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5 吕保春;王小光;;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运用途径分析——兼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程序的衔接[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5期
6 周路阳;;试论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司法证据的转化[J];法制与社会;2011年09期
7 张博;;浅议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年06期
8 史玉红;;不容忽视的农机行政执法证据[J];中国农机监理;2013年06期
9 王乔;;公安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以《刑诉法》第52条为视角[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李福玉;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证据的有效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志成 吕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分局局长;如何使用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证据[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2 张宏博 李京;税务行政执法证据采集需规范[N];中国税务报;2012年
3 别涛;环境行政执法证据的制作规则[N];中国环境报;2003年
4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检察院 杨维立;刑事诉讼中如何使用行政执法证据[N];检察日报;2012年
5 曾显章;行政执法证据不能直接用于刑事诉讼[N];检察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灿灿;行政执法证据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2 陈少榜;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司法证据的衔接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应争;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之程序性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4 王东升;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5 何涛;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探究[D];广西大学;2016年
6 郑宇;论税务行政执法证据的认定与运用[D];吉林大学;2009年
7 赵鹏;行政执法证据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健;我国行政执法证据规则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陈梦梦;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10 刘小民;行政执法证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63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76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