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网络伦理失范问题的哲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09-01 01:41
本文关键词:对当前网络伦理失范问题的哲学反思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到了一个以数字符号为中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全新社会中——网络社会。网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但是,网络——这个20世纪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仿佛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人类头顶上,诸如一方面,网络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福祉,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查看图片、播放视频、阅读文字、传输下载各类软件、聊天、游戏等软件工具,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享受和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但另一方面,网络的快速发展也给传统伦理道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并产生了许多网络伦理问题。例如,黑客的行为、不良与虚假信息的传播、隐私和知识产权的侵犯、青少年沉迷网络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正是针对这些问题,通过研究分析相关资料,揭示出网络伦理危机的现状即网络失范行为的具体表现,并深入分析了网络伦理危机的技术根源、主体根源和法律根源。通过对构建和谐网络伦理的理论依据(言语行为的三大有效性要求、责任伦理学、中国传统美德思想)的讨论,据此,提出了网络规范应调整的伦理关系(网络交往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网络技术的关系、虚拟人与社会人的关系),同时,也提出了构建和谐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主体平等与社会公正相结合的原则、适度自由与密切监管相结合的原则、道德自律与法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和具体措施(加强对网络技术的监管、加强网络主体伦理教育,提高网络主体自律意识、加强政府监督,提高网络经营者责任意识、健全网络法规,加强网络执法力度),以促进网络社会健康、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总之,网络社会,只有以正确的伦理观为指导,才能发展地更持久、更健康。
【关键词】:网络社会 网络伦理 网络规范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5
- 1.1 选题背景8
- 1.2 研究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9-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1.4.1 研究思路13-14
- 1.4.2 研究方法14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14-15
- 2 网络伦理及其失范现象概述15-25
- 2.1 网络伦理的界定15-18
- 2.1.1 网络伦理的概念15-17
- 2.1.2 网络伦理的本质17
- 2.1.3 网络伦理的特征17-18
- 2.2 网络技术引发伦理关系的新变化18-20
- 2.3 当前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主要表现20-25
- 2.3.1 黑客的出现20-21
- 2.3.2 不良与虚假信息的传播21
- 2.3.3 隐私和知识产权被侵犯21-23
- 2.3.4 青少年上网成瘾23-24
- 2.3.5 人肉搜索的出现24-25
- 3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产生的根源25-29
- 3.1 技术根源25-26
- 3.1.1 网络结构本身的缺陷25
- 3.1.2 数字信息自身的特征25-26
- 3.2 主体根源26-27
- 3.2.1 网络主体的变动性26-27
- 3.2.2 网络主体的双重伦理标准27
- 3.3 法律根源27-29
- 4 构建和谐网络伦理关系的理论依据29-37
- 4.1 与网络主体言语行为有关的——有效性要求29-31
- 4.2 与网络伦理规约建构有关的——理论责任伦理31-34
- 4.3 与网络主体应该具备的内在品质有关的——美德品质34-37
- 4.3.1 重气节、讲操守34
- 4.3.2 见利思义34-35
- 4.3.3 诚实守信35-36
- 4.3.4 以和为贵36-37
- 5 构建和谐网络伦理的原则和措施37-48
- 5.1 网络伦理规范应调整的伦理关系37-39
- 5.1.1 网络交往中人与人的关系37
- 5.1.2 人与网络技术的关系37-38
- 5.1.3 网络交往中虚拟人与社会人的关系38-39
- 5.2 构建和谐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39-42
- 5.2.1 主体平等与社会公正相结合的原则39-40
- 5.2.2 适度自由与密切监管相结合的原则40-41
- 5.2.3 道德自律与法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41-42
- 5.3 构建和谐网络伦理的具体措施42-48
- 5.3.1 加强对网络技术的监督和管理42-43
- 5.3.2 加强网络主体伦理教育,提高网络主体自律意识43-45
- 5.3.3 加强政府监督,,提高网络经营者的责任意识45-46
- 5.3.4 健全网络法规,加强网络执法力度46-48
- 6 结论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4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吉鑫;王健;赵迎欢;;网络技术的伦理困境及社会建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5期
2 肖应连;网络伦理学的发展与思考[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黄巧玲;网络伦理困惑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769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769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