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电刺激的膀胱功能重建的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8:09

  本文关键词:基于功能电刺激的膀胱功能重建的关键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膀胱功能重建 跨皮无线 骶神经刺激 控制盒 植入式膀胱压力传感


【摘要】:在骶髓上脊髓损伤的病人中,有相当高的比例会出现神经源性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双重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成为脊髓后损伤的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传统的膀胱功能重建方法无法完全治愈大多数患者,基于功能电刺激的重建方式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国内尚没有拥有可以直接用于临床骶神经刺激装置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设计了跨皮无线骶神经刺激系统来实现膀胱运动功能的重建。其原理是利用通过刺激骶神经前根实现逼尿肌的收缩,并采用刺激后排尿和预疲劳尿道外括约肌的刺激策略来克服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的不协同性。这一系统由控制盒、发射模块、接收模块组成。控制盒用于用户交互和刺激信号的生成,实现了骶神经前根刺激的刺激策略;发射模块用于刺激信号信号的调制;接收模块用于刺激信号的解调,并加载在电极上。本论文中进行了控制盒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本论文使用STM32f103ZET6作为控制盒的核心,设计了控制盒的各个模块,包括多通道与门、USB虚拟串口、数控升压电源、触摸液晶屏的电路原理图,并且设计了用于控制盒的电路板和机壳,实现了控制盒的集成。在软件设计方面,所设计的软件包括了数控升压电源的离线校准程序和实际运行时的程序。这两部分程序都包括了控制盒嵌入式部分和上位机部分。实际运行的程序通过移植μC/OS-II的操作系统实现了刺激参数的显示、调整、存储、回放,刺激的产生等功能。在控制盒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完成之后,进行了跨皮无线骶神经刺激系统的联合调试,包括信号特性实验、不同介质条件下的实验、以及动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跨皮无线骶神经刺激系统可以在植入深度达到4cm的情况下实现多通道跨皮功能电刺激。本论文还设计了植入式膀胱压力传感系统原型,用于监测膀胱内压。在充分调研论证这一系统的可行性后,进行该系统原型的系统设计和硬件设计,并通过压力校准实验证明了该系统原型实现了较为准确的压力测量和测量值的无线传输等功能。
【关键词】:膀胱功能重建 跨皮无线 骶神经刺激 控制盒 植入式膀胱压力传感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51.2;R694;TN91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4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脊髓损伤与神经源性膀胱9
  • 1.1.2 神经源性膀胱的传统治疗方法9-10
  • 1.2 基于FES的膀胱功能重建的文献调研10-14
  • 1.2.1 功能性电刺激的神经生理学基础10
  • 1.2.2 电刺激位置的选择10-12
  • 1.2.3 克服括约肌和逼尿肌不协同性的刺激策略12-14
  • 1.3 骶神经刺激装置研究进展14-17
  • 1.3.1 Finetech-Brindley系统14-15
  • 1.3.2 其他骶神经刺激装置15-17
  • 1.3.3 对骶神经刺激装置的文献调研的总结17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标与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17-20
  • 参考文献20-24
  • 第2章 跨皮无线骶神经刺激系统的系统方案设计24-31
  • 2.1 引言24-26
  • 2.1.1 现有的骶神经刺激装置的刺激参数调研24-26
  • 2.2 系统功能与系统指标26
  • 2.2.1 系统功能26
  • 2.2.2 系统指标26
  • 2.3 系统技术方案26-29
  • 2.3.1 系统结构26-27
  • 2.3.2 系统无线通信频率的选择27-28
  • 2.3.3 系统刺激参数的设计28-29
  • 2.4 系统集成与封装方案29-30
  • 2.4.1 系统集成29
  • 2.4.2 体内模块的封装29-30
  • 2.5 本章小结30
  • 参考文献30-31
  • 第3章 跨皮无线骶神经刺激系统控制盒的硬件设计31-49
  • 3.1 引言31-32
  • 3.1.1 ARM架构微处理器简介31-32
  • 3.1.2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主要性能指标32
  • 3.2 跨皮无线骶神经刺激系统控制盒总体设计概述32-34
  • 3.2.1 控制盒主控微处理器的选型32-33
  • 3.2.2 控制盒主控总体架构的设计33-34
  • 3.3 跨皮无线骶神经刺激系统控制盒各模块硬件电路设计34-44
  • 3.3.1 STM32f103zet最小系统的设计34-37
  • 3.3.2 多通道与门模块的设计37-38
  • 3.3.3 触摸液晶屏模块的设计38-39
  • 3.3.4 刺激参数存储模块设计39-40
  • 3.3.5 数控升压电源模块的设计40-42
  • 3.3.6 USB虚拟串口模块的设计42-43
  • 3.3.7 电池的选择和控制盒电源模块设计43-44
  • 3.3.8 控制盒其他电路模块的设计44
  • 3.4 跨皮无线骶神经刺激系统控制盒的制作44-47
  • 3.4.1 控制盒电路板的制作44-46
  • 3.4.2 控制盒外机壳的制作46-47
  • 3.5 本章小结47
  • 参考文献47-49
  • 第4章 跨皮无线骶神经刺激系统的软件设计49-74
  • 4.1 引言49-51
  • 4.1.1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基本步骤49-50
  • 4.1.2 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简介50
  • 4.1.3 上位机软件开发工具简介50-51
  • 4.2 软件开发总体任务51
  • 4.3 控制盒数控电源部分离线校准程序设计51-58
  • 4.3.1 控制盒嵌入式程序部分的设计51-55
  • 4.3.2 上位机程序部分的设计55-57
  • 4.3.3 控制盒数控电源部分离线校准程序的测试57-58
  • 4.4 实际运行时的程序设计58-73
  • 4.4.1 控制盒嵌入式程序部分的设计58-67
  • 4.4.2 上位机程序部分的设计67-71
  • 4.4.3 实际运行时的控制盒程序测试71-73
  • 4.5 本章小结73
  • 参考文献73-74
  • 第5章 跨皮无线骶神经刺激系统的级联测试74-90
  • 5.1 体内部分植入深度的文献调研74-75
  • 5.2 信号特性实验75-78
  • 5.2.1 信号频率特性实验76-77
  • 5.2.2 信号脉宽特性实验77
  • 5.2.3 信号幅度特性实验77-78
  • 5.2.4 负载特性实验78
  • 5.2.5 实验结果讨论78
  • 5.4 不同介质条件下的轴向失配实验78-84
  • 5.4.1 空气介质实验79-80
  • 5.4.2 生理盐水介质实验80-81
  • 5.4.3 猪肉介质实验81-83
  • 5.4.4 实验结果总结83-84
  • 5.5 活体动物实验84-88
  • 5.5.1 实验动物选择84
  • 5.5.2 蟾蜍实验84-87
  • 5.5.3 实验结果总结87-88
  • 5.6 本章小结88-89
  • 参考文献89-90
  • 第6章 植入式排尿报警系统原型的设计90-103
  • 6.1 引言90-92
  • 6.1.1 排尿报警装置的研究现状调研90-91
  • 6.1.2 植入式膀胱压力监测装置的现状调研91-92
  • 6.2 整体方案设计92-94
  • 6.2.1 整体功能92
  • 6.2.2 系统指标分析92-93
  • 6.2.3 系统结构和系统框图93-94
  • 6.3 系统硬件设计94-97
  • 6.3.1 压力传感模块的设计94-95
  • 6.3.2 RF SOC的选型和设计95-96
  • 6.3.3 语音模块96-97
  • 6.4 系统测试97-101
  • 6.4.1 压力校准的实验方法设计97-98
  • 6.4.2 未进行封装的条件下压力校准结果98-99
  • 6.4.3 封装后的压力校准结果99-101
  • 6.4.4 实验结果讨论101
  • 6.5 本章小结101
  • 参考文献101-103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103-105
  • 7.1 总结103-104
  • 7.2 展望104-105
  • 硕士阶段论文发表105-106
  • 致谢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霞;袁娜;;自律性膀胱的建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04期

2 李莉;朱兰芝;;子宫腹式根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0年02期

3 王玉珍;程薇萍;王玉龙;王晓虹;王僚阳;周娟;;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膀胱功能重建60例护理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4 王富芳;尹香花;王艳;朱春云;金晓红;赵彩霞;刘玲;;不同训练方式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效果影响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年24期

5 张新,葛智纯,王露;脊髓损伤致膀胱功能失调的分类及护理意义[J];中华护理杂志;2001年11期

6 郑莉彦;刘晓萍;;新式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放尿时机对膀胱功能影响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年02期

7 陈忠华;张小莲;黄敏;;两种拔尿管方法对膀胱功能损伤的临床观察[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年03期

8 黄兰芬;黄燕梅;陈群满;;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监测与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14期

9 刘文伟;;脊髓损伤患者个体化膀胱功能锻炼联合饮水计划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0年18期

10 马凤清;廖兵飞;;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波;刘菊先;杨重光;;膀胱功能改变对脑干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2 兰静;;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护理体会[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晶;李洪杰;刘颖;王妹琦;;应用膀胱容量超声测定对判断宫颈癌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意义[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向波;刘菊先;石益民;杨重光;;膀胱功能紊乱对脑干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西南地区第九届小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谭淼;;神经内科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A];2013年河南省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吴丽娜;;护理程序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作用[A];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唐霖;;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护理进展[A];第13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丹;;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A];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冯长乐;;留置导尿时不同放尿方法对病人膀胱功能的影响[A];2013年河南省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张春虹;张琳;马一玉;;手法排尿在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恢复中的疗效观察[A];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陈青 通讯员 王根华;“移花接木”实现“膀胱功能重建”[N];文汇报;2013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宋黎胜;排尿费劲查查尿动力[N];健康时报;2007年

3 赵广兰;小便不畅或失禁时有便秘或拉稀[N];中国医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维丽;RH/mRH/SNSRH术后膀胱功能动态变化的对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吴栗洋;Ⅱ型糖尿病FVB db/db小鼠动物模型膀胱功能和结构变化[D];首都医科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新梅;非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小儿膀胱功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张平;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樊帆;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及实证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4 汪雷;基于功能电刺激的膀胱功能重建的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周强;便秘引起膀胱功能异常神经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6 言哲英;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倪跃;骶神经损伤对家犬膀胱功能和后肢肌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彭秀娟;电针中频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曹石金;腺相关病毒介导IGF-1基因修复糖尿病大鼠膀胱功能的实验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2年

10 郭红霞;术中神经监护和术后尿动力学评估在SNSRH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2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912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5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