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对汽车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对汽车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汽车销量迅猛增长,汽车销量连年刷新世界纪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安全、环境污染、交通管理等问题,消费方式如何逐渐优化升级引起市场的重视。其中汽车消费信贷是消费方式优化的有效工具,同时从国外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来看,对汽车整体市场消费规模的扩大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相比于国外,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从理论上来看,汽车消费信贷作为消费信贷的一部分,它可以将无足够支付能力的潜在的或者远期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当期的消费需求,它能够通过提前预支未来收入的方式来实现当期消费,释放消费潜能,因此,对汽车消费需求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但是,在当下我国特定的经济背景下,汽车消费信贷是否能够对汽车消费需求起到实际的引导作用,是否能够作为汽车市场消费结构升级的有效工具,这些都是值得去研究的。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了归纳性的分析,并对涉及到的消费信贷、消费需求相关概念做了明确的界定,其次针对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情况,在跟国外的汽车信贷市场做对比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我国的汽车信贷发展水平处于初级同时又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即我国的汽车信贷市场充满机遇和挑战。基于消费信贷、消费需求相关理论对消费信贷对汽车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一部分理论说明消费信贷具有将未来收入转化为当期支付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拉动汽车消费需求,一部分理论认为消费者往往受到现实各方因素的影响而使得消费需求无法充分实现,即现实因素会减弱汽车信贷对汽车消费的积极作用。接着二者的相关理论就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是通过怎样的传导机制进行的做了一定的研究,得出汽车消费信贷主要是通过消费效用、储蓄、以及消费观念三个渠道间接的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实证分析部分,通过建立消费函数模型,使用汽车销量,可支配收入和汽车消费信贷余额的现实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得出,我国的消费信贷的增加确实能引起汽车消费需求一定比例的增加,但是其促进作用有限。最后就影响汽车消费信贷发挥作用的因素从环境影响、需求方、以及供给方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其中使用PESTEL分析法、消费信贷决策理论、以及价值链分析方法分别对外部环境、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分析得出收入限制、传统观念限制、金融机构专业度限制、客观发展所处的水平限制、信贷过程繁琐限制、社会体系不完善限制、用车环境恶劣限制等,使得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规模受到阻碍,自然就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不高。最后结合所分析出的结果从市场、政府和消费者三个层面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汽车消费信贷 汽车消费需求 回归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471;F832.47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10-12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文献述评11-12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目标12-13
- 1.3.1 研究内容12
- 1.3.2 研究思路12-13
- 1.3.3 研究目标13
- 1.4 研究创新、难点及不足13-15
- 1.4.1 研究创新13-14
- 1.4.2 研究难点14
- 1.4.3 研究不足14-15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15-17
- 2.1 消费信贷15
- 2.2 汽车消费信贷15-16
- 2.3 消费需求16
- 2.4 汽车消费需求16-17
- 3 国内外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17-26
- 3.1 发达国家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历史和现状17-19
- 3.1.1 发达国家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历史17-18
- 3.1.2 发达国家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水平18
- 3.1.3 发达国家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模式18-19
- 3.2 国内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历史及现状19-26
- 3.2.1 国内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历史19-20
- 3.2.2 国内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水平20-24
- 3.2.3 国内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模式24-26
- 4 汽车消费信贷与汽车消费需求的相关理论及机理分析26-32
- 4.1 汽车消费信贷与汽车消费需求的相关理论26-32
- 4.1.1 消费信贷相关理论26-27
- 4.1.2 消费需求相关理论27-29
- 4.1.3 汽车消费信贷对汽车消费需求的传导机制分析29-32
- 5 汽车消费信贷对汽车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32-37
- 5.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32-33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33
- 5.3 序列平稳性检验33-34
- 5.4 Johansen协整检验34-35
- 5.5 格兰杰因果检验35
- 5.6 回归分析35-37
- 6 影响汽车消费信贷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37-44
- 6.1 基于PESTEL的汽车消费信贷外部环境分析37-40
- 6.2 基于信贷决策论的汽车消费信贷需求方影响因素分析40-41
- 6.3 基于价值链的汽车消费信贷供给方因素分析41-44
- 7 对策建议44-46
- 7.1 政策层面的建议44
- 7.2 供给方的建议44-45
- 7.3 需求方的建议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冰;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06期
2 梅志敏,彭华涛;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模式的风险分析[J];上海汽车;2003年05期
3 吴珀涛;;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征及未来趋势[J];轻型汽车技术;2003年06期
4 程军;汽车消费信贷博弈浅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4年05期
5 孙玮,何汉艺;对控制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几点建议[J];特区经济;2004年12期
6 常骏;;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策略研究[J];上海汽车;2006年08期
7 常骏;马杰;;试论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J];汽车工业研究;2006年09期
8 周爽;;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王丽辉;;试析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J];商业时代;2007年18期
10 苏磊;;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汽车消费信贷情况介绍[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刁萃;2005汽车消费信贷:欲品其鲜 先去其刺[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史天舒;银企合作欲溶汽车消费信贷坚冰[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曾才豪;提振产业 汽车消费信贷有望再度升温[N];中国工业报;2009年
4 申小石 赵学军;汽车消费信贷:信用经济的“大蛋糕”[N];市场报;2002年
5 任晓;央行:支持发展汽车消费信贷[N];中国证券报;2009年
6 吴珀涛;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征及趋势[N];经济参考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李会;汽车信贷 缘何成“烫手”山芋?[N];经济日报;2004年
8 ;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历程[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9 记者 王刘芳;重启汽车消费信贷促进销售[N];北京日报;2008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刘默涵;汽车消费信贷:销售“利器”暗藏风险[N];海峡财经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小刚;汽车消费信贷价值链分析与博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梅;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管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2 肖驰;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证券化的可行性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常骏;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与汽车消费信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齐立云;汽车消费信贷与汽车销量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5 展飞;平安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李小楠;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对汽车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7 杨杏;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8 姜s,
本文编号:1069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06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