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装制造业技术转型分析
本文关键词:传统服装制造业技术转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服装制造业 产能 市场增量 技术转型 产业链 数字化技术
【摘要】:受全球复杂经济的影响,消费疲软;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服装制造业“用工荒”尤其是“技工荒”的现象逐渐蔓延。发达国家占据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不断挤压我国服装制造业的利润空间,第三世界国家也在低附加值环节激烈竞争。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服装产业快速发展,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我国服装品牌也希望通过制造业产能的提高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因此,传统服装制造业亟待转型,本文着重研究以增效、升级为出发点,以数字化技术(具体为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普及为主要解决方案的技术转型。本文第一章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方法等;第二章分析了我国服装业现在整体的大环境,主要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介绍;第三章则旨在从市场增量出发,对中国服装制造业的产能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第四章是在第三章分析的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保质产能这一重点概念,并据此建立服装制造企业产能评价模型;第五章作为文章的核心部分,根据模型中相关指标的权重提出技术转型的重点和关键——自动化设备,并介绍了其当前水平、优势和应用程度。最终提出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设备在服装制造业的应用为基础,来提升效率、保证质量、改变生产方式这一转型途径。研究结果可作为设备制造商研发创新的参考,不断提高设备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服装制造业,实现产业链良性协同发展。本研究的结论可望成为中国服装制造业转型的一条可行之路,为相关企业的转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制造业信息化论坛[J];机电信息;2000年Z3期
2 朱高峰;关于发展我国制造业的几点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7期
3 许有健;我国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现状[J];中国机电工业;2001年14期
4 袁林忠;入世后我国东西部制造业再发展模式的思考[J];机电一体化;2002年02期
5 贾孝芬;制造业信息化的三方责任[J];现代制造;2002年17期
6 汪江龙;杨旭;;我国汽车制造业出路何在[J];改革与开放;2005年10期
7 李先涛;魏志荣;;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调整与改造[J];北方经贸;2005年12期
8 岳子俭;;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1期
9 祝明涛;王巍;綦良群;;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其结构现状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7年02期
10 周必健;;浙江装备制造业现状大扫描[J];浙江经济;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海莲;姚绍文;龙华;叶愈;;云南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分析研究[A];2011装备制造业绿色创造 节能减排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施庆华;;云南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浅析[A];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施庆华;;云南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浅析[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董琳琳;盛春辉;刘向红;;辽宁装备制造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5 张燕平;赵姝;;力促安徽制造业实现新跨越[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中山市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展望[A];首届珠中江科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金敏力;;以信息化推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8 王海峰;;甘肃装备制造业现状与展望[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柳百成;;制造业科技发展战略[A];2005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唐兴伦;;大力振兴和发展装备制造业 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译 本报记者 王悠然 侯丽 赵琪;以创新促进制造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常云昆;加强中德合作振兴陕西装备制造业[N];陕西日报;2003年
3 记者 邱永强;明确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N];甘肃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卢飒;“把脉”贵阳制造业[N];贵阳日报;2006年
5 艾琳;装备制造业重振雄风[N];兰州日报;2007年
6 田洋;依托军工科技和市场竞争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N];贵州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孙爱民;制造业信息化 三年铺天盖地[N];中国电子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栗清振;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整体向好[N];中国电力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姚晋平;政策呵护 振兴山西装备制造业正当时[N];山西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杨舒 李高超;制造业三国演义 中日韩谁执牛耳[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海兰;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韩东钊;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左健;河北省制造业选择影响及承接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4 王少博;传统服装制造业技术转型分析[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5 王冬梅;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双向驱动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6 李婷婷;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动力机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7 闫仁轶;装备制造业虚拟合作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庞紫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鑫;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实施跨国战略联盟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10 杨威;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的激励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31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23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