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采购-远洋运输方案模糊聚类图优化法
本文关键词:原油采购-远洋运输方案模糊聚类图优化法 出处:《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原油远洋运输优化 NP难问题 差分进化算法 聚类图解法
【摘要】:总结中国原油采购-远洋运输业务流程,分析原油采购-远洋运输方案优化问题的特殊属性。原油采购-远洋运输方案优化是包含多种高维度变量的动态-模糊组合优化的大规模NP(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难问题,需要多个区域业务人员根据市场和需求的动态变化协作完成,超出现有方法的解决范畴。提出模糊聚类图优化法,通过实时挖掘和利用启发性优化信息以及全局视野拼接由启发式算法所搜索到的局部静态优化方案,实现大规模原油采购-远洋运输方案的全局优化。应用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图优化法弥补了传统建模求解的方法的不足,充分结合了人的灵活决策优势与计算机暴力计算特点,可辅助业务人员适应原油采购-远洋运输方案优化的动态-模糊特性,通过合理调整运输任务(即调整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和限制条件)实现原油采购-远洋运输方案优化,具有较强的决策支持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3258)
【分类号】:F426.72;F552
【正文快照】: 当前中国石化每年从海上进口原油约1.7亿t,年度运费高达20多亿美元,其中滞期损失约2亿美元,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当前中国原油远洋运输方案优化是包含装/卸港航线、装/卸时间、船型选择、油种替换、批次拆分、数量增减等多种高维度变量组合优化的大规模NP(non-deterministic p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晓玲;王震;肖文涛;;原油远洋拼船运输方案优化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2 王勇;肖文涛;李雪;刘刚;樊林;;我国原油远洋运输的运作模式及面临挑战[J];油气储运;2016年07期
3 王尧;吕靖;;中国原油进口运输通道安全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4 陈飞儿;张仁颐;;我国原油进口航线网络的优化[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初良勇;我国水上石油物流系统与分拨运输网络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洹洹;中石化原油进口供应链运输成本优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廷林;中东至美湾原油海上运输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冯高伟;沿海石油物流方案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肖文涛;徐宁;刘志玲;周晓玲;王震;李启;;原油采购-远洋运输方案模糊聚类图优化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2 李嘉;;石油运输安全与远洋运输保障分析[J];中国石油石化;2017年02期
3 周晓玲;王震;肖文涛;许国栋;;西非—中国航线原油远洋运输方案优化[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4 李雪;肖文涛;陈雷;许国栋;;原油远洋运输方案全局优化与软件系统开发[J];物流技术;2017年03期
5 王勇;肖文涛;李雪;刘刚;樊林;;我国原油远洋运输的运作模式及面临挑战[J];油气储运;2016年07期
6 李洪欣;;浅谈我国原油运输市场现状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年06期
7 白佳玉;杨占波;;我国船舶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限制法律制度反思——从北方海航道船舶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限制法律适用谈起[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王尧;吕靖;;中国原油进口运输通道安全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陈超;李霏;;我国原油进口海运网络优化模型[J];油气储运;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习江鹏;道路货物运输网络化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王波;我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物流基地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杨秋平;船队规划数学建模与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鲁晓丽;公路网规划方法与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晓明;偏心系数和锚腚角对固定锚腚拖曳锚嵌入运动影响的透明土试验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年
2 陈浩杰;我国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来源地与运输通道优化选择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3 宋丹;基于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4 于泽;基于跨境电商的思乐集团公司物流方案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朱勇;基于内部基准分析的中石化海外原油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6 满运超;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的系统分析与建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7 陈亮;孚宝渤海石化(天津)仓储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8 孙鼎;Z石油公司进口原油接卸流程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程俊儒;中国石油广东成品油二次物流配送优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超;锦州港油品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新涛;范晓艳;王婧娟;尹欣欣;王伟;;基于差分进化的插值置换混叠图像盲分离[J];电视技术;2015年21期
2 肖文涛;王勇;王晓霖;蒋起祯;;含硫原油接卸与储运作业中的危害[J];油气储运;2015年08期
3 韩丽;孙望;罗朋;余鹏玺;杜刚;李云鹏;;差分进化算法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应用[J];电测与仪表;2015年16期
4 闫华;高黎;刘国勇;王红旗;;基于多时间窗的油料保障模型[J];计算机应用;2015年07期
5 仇鑫华;王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际石油合作财税体系比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6 张炀;李自力;王菲菲;王军;唐炳文;邵帅;陈坚;徐叶新;;原油装船过程油气回收技术研究现状[J];油气储运;2014年12期
7 周德田;郭景刚;;基于二元VAR-GARCH(1,1)-BEKK模型的金融市场与石油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8 王尧;吕靖;;中国原油进口运输通道安全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葛显龙;辜羽洁;王伟鑫;;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与运输整合优化模型及算法[J];系统工程;2014年01期
10 张劲军;何利民;宫敬;李玉星;宇波;刘刚;;油气储运理论与技术进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廖镇勇;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何流;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4 严海杨;基于SOA的中小型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研究[D];西华大学;2010年
5 程伟;基于费用最小化的进口原油运输网络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6 张峻岭;基于规划模型的我国石油供应链优化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陈洁;我国海运原油运输网络优化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任斐;集装箱班轮航线靠港选择模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陈学松;运筹学中模型优化与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李芳;线性规划法最优潮流的实用化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伟轩,翁良科,郑小年,周永萱;发声器件的模糊聚类[J];华中工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2 阎平;于连生;;水质污染模糊聚类系统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1987年10期
3 史宇澄;;基于逐步模糊聚类的预报方法[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2年02期
4 黄凤岗,孙文彦,宋克欧;模糊聚类网中多对一映射的实现[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5 王艳玮,樊其瑾,彭炎午;基于模糊聚类的产品合理子装配划分[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6 张晓杰;;实现工程结构构件模糊聚类归并的冗余聚类筛除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周娜;徐克林;朱伟;高丽;;基于车间动态布局的产品模糊聚类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1年02期
8 吕从中;;对模糊聚类区划的认识及若干技术原则的讨论[J];陕西气象;1983年07期
9 万江平;模糊聚类概念的推广及应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8期
10 蔡月;徐王伟;;基于模糊聚类的高维划分策略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春月;李晓奇;;基于SPSS的模糊聚类分析[A];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朱辉;李在铭;;基于模糊聚类的图像阀值处理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3 朱枝琳;;基于模糊聚类的城市功能区划分研究[A];2006年浙江省测绘学会工程测量专业委员会论文评审和讨论工程测量发展趋势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扬;谢春雪;赵小囡;李红;;基于模糊聚类的方法评定学生的学习状态[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5 李仲来;;模糊聚类与系统聚类的结合分析[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6 李小平;焦李成;;信息颗粒在数据模糊聚类中的应用与构造[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王建伟;谢永强;;基于遗传模糊聚类的异常检测方法[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杜赵群;于伟东;;服装面料风格的模糊聚类研究[A];20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俊花;刘文白;孙昭晨;崔莉;;基于半模糊聚类的长输管道泄漏监测[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丁力行;阮秀英;邓玉艳;;基于,
本文编号:1324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324001.html